[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籽皂甙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7100066.2 | 申请日: | 199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910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后晓淮;孙求实;尤少声;王桂兰;张健;苏炳禄;王少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皂甙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皂素,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籽皂甙(OTS)及其用途。
1987年“日用化学工业”第二期,P32报导了一种作为天然表面活性剂的茶皂素,其熔点为224℃。CN 89105679.3公开了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制成的杀虫剂“克螨净”“杀蚧灵”。其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经口LD50>10000mg/kg,1991年“茶叶化学”11(1).P67报导了茶皂素的鱼毒活性,指出两种型号的茶皂素,可作为对虾养殖前清池或养殖中清除池内鱼类的药剂,但效果一般。上述已有技术未公开所用茶皂素的理化参数及其多种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清除养殖对虾池中鱼类的茶皂素。该茶皂素也适用于杀灭家蝇和抑制家蝇的幼虫生长。
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OTS)是采用中国专利申请号97100513.3公开的方法提取的。该油茶籽皂甙中含糖体及茶皂甙元。经测试主要理化参数如下:经红外谱图分析属于茶皂素类化合物。经紫外谱图分析,在210nm和260nm处有两个吸收峰,表示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为茶皂素类化合物。经DSC热分析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为5种皂甙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熔点分别为172、190、204、218、228℃。经高压液相色谱测试表明,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为具有5个不同组分的混合物。各组分所占的含量如下:
蜂号 出峰时间(分) 含量(%)
1 1.355 0.2125
2 1.775 9.7871
3 2.608 15.1886
4 4.868 31.7857
5 6.363 43.0261
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为五种茶皂素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经中国医科大学测试,其动物急性毒性结果为LD501995mg/kg,Lc50为20g/cm3,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是一种作为对虾养殖前清池或清除养殖池中捕杀对虾的鱼类的安全理想的药剂。而对对虾的生物饵料沙蚕无影响。本发明的油茶籽皂甙对家蝇幼虫有明显的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
实施例1、
本发明油茶籽皂甙(OTS)对纹缟虾虎鱼的毒性试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trigonocephalus Gill)捕于中科院胶州湾生态系统试验站养殖池,体长为3.0~7.5cm,试验海水水温25.9~26.4℃,盐度31.91,试验在试验站1m3水体水泥池中进行,每组20尾,共5组。充气持续观察48h。结果列于表1。
表1 OTS对纹缟虾虎鱼的毒性OTS浓度(ppm) 0.1 0.2 0.3 0.4 0.5死亡数 0 10 19 20 20死亡时间(h) 21 13 9 6实施例2、
OTS对纯尖尾虾虎鱼的毒性试验,纯尖尾虾虎鱼捕于青岛市黄岛前海,体长为11.2-20.9cm,试验海水水温为24.4-26.2℃,盐度为31.83。试验地点、容器同上,每组10尾,共5组,充气持续观察48h。结果列于表2。
表2 OTS对纯尖尾虾虎鱼的毒性OTS浓度(ppm) 0.1 0.2 0.3 0.4 0.5死亡数 0 7 10 10 10死亡时间(h) 33 20 12 9实施例3、
鲈鱼来自于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太平角海水养殖试验基地,体长8.4-15.2cm,试验海水水温为22.5-22.8℃,盐度为32.56。试验在中科院海洋所水族楼40L水体的水池内进行,共5组,1-3组5尾,4-5组6尾,充气持续观察48h。结果列于表3。
表3 OTS对鲈鱼的毒性组 别 1 2 3 4 5OTS浓度(ppm) 0.1 0.2 0.3 0.4 0.5死亡数 1 1 4 6 6死亡时间(h) 29 13 6 6 4.5实施例4、
OTS对对虾的毒性试验,试验仔虾来自于青岛市崂山县流亭镇西后楼对虾育苗场,生物学长度平均2.3cm,试验海水水温23-24℃,盐度为32.64。试验在中科院海洋所水族楼实验室8L水体玻璃缸内进行,共6组,每组10尾,充气连续观察48小时,结果列于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