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7100439.0 | 申请日: | 199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919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梁;徐永洁;贺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梁;徐永洁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施工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 ||
1.一种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
a).对打桩地基进行勘察探测,大致了解地基土层的状况并确定出桩的尺寸及桩支翼的初步尺寸和初步位置;
b).根据上述勘察探测而推算出的桩尺寸在地基中形成桩身孔至规定深度;
c).通过桩支翼孔成形装置对位于上述桩支翼的初步位置附近的桩身孔孔壁土体进行探测得出上述初步位置附近土体的实际土体力学性质,从而确定桩支翼最终尺寸和最终位置;
d).通过桩支翼孔成形装置对位于上述桩支翼的最终位置的桩身孔孔壁土体按上述桩支翼最终尺寸进行挤压从而形成桩支翼孔;
e).对所形成的桩身孔及桩支翼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
f).按上述步骤对桩结构中的其它的桩进行施工从而形成由多根混凝土桩构成的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在探测到上述初步位置的土体的力学性质较差的情况下,沿桩身孔孔壁移动桩支翼孔成形装置对孔壁土体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探测到所需的土层,并将该土层位置作为相应的桩支翼的最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桩支翼为桩分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在探测到上述初步位置的土体的力学性质较差的情况下,仍将该土层位置作为相应的桩支翼的最终位置,但在上述步骤d)中,在该位置形成大于该位置上的相应初步尺寸的桩支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在探测到上述初步位置的土体的力学性质较差的情况下,仍将该土层位置作为相应的桩支翼的最终位置,但在上述步骤d)中,在该土层区域上形成多个具有相应初步尺寸的桩支翼,而其数量多于在该位置上的初步确定的桩支翼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桩支翼为桩承力盘和/或桩分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土体力学性质为土体压缩力学性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土体力学性质为土体的摩阻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土体力学性质的测定是采用传感器来完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身孔、桩支翼孔形成后,将桩孔成形质量检测仪插入桩身孔中对桩身孔、桩支翼孔的成形质量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内无水的桩身孔、桩支翼孔采用可夜视的观测系统进行上述孔的质量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内有泥浆的桩身孔、桩支翼孔采用超声波扫描仪进行上述孔的质量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桩身孔、桩支翼孔灌注混凝土后,待该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用超声波仪对桩身、桩支翼的成形质量进行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采用计算机系统对桩支翼的最终尺寸、位置进行计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系统对桩支翼孔成形装置的操纵进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将土体力学性质测定值、形成后的桩身、桩支翼的成形质量和其尺寸、位置的有关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储存于计算机系统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图像显示器将上述桩身孔、桩支翼孔的实际成形情况显示出来以便于进行监控。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插入钢筋或钢筋笼。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插入预应力筋,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并予以锚固。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e)中,上述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导管法、串管法及泵送混凝土法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梁;徐永洁,未经张国梁;徐永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4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建筑物偏斜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康磁保健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