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钛酸锶电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0449.8 | 申请日: | 199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苓;陆坤权;饶光辉;兰玉成;梁敬魁;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M103/06 | 分类号: | C10M103/06;//C10N4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钛酸锶电 流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介质材料,特别是涉及利用胶体化学方法来制备复合型钛酸锶电流变液及方法。
电流变液是目前很受重视的智能液体,当外加电场时,这种液体的粘滞性(即剪切强度)立即增大4-5个数量级(毫秒计)而变成类似固体。一旦撤去外电场,该材料又恢复原来的液体状态,其剪切强度近似与外加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从而通过调节外加电压可连续改变剪切强度。这种材料的新奇特性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主要优点是响应时间快、连续可调、能耗低、便于计算机控制。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控制、传动、阻尼。例如可作减震器、离合器、无级调速、刹车、阀门等方面应用以及在自动化、机器人、汽车、航空等工业部门应用。
日本石油公司在1994年新材料展示会上推出的一种电流变液材料的剪切力为2Kpa(具体材料未有公开)。我们国家在八十年代后期有少数单位开始进行硅铝酸盐、聚丙烯腈基、聚异丁烯酸等电流变液材料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但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在低电压下,剪切强度高达5Kpa的化学结构稳定、比重小,不易沉降的无机盐电流变液材料。
我国在这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如:中国专利申请:95107425.3号公开了一种钛酸锶电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纯以上等级的原料,用SrCl2、TiCl4作为阳离子基团和MCl3(其中M可以是La、Y、Nd、Ce等轻稀土元素)作为掺杂剂;乙二酸盐如:乙二酸钾、钠盐或草酸作为阴离子基团;还可以加入适量柠檬酸做为掩蔽剂,调节陈化溶液的PH值在2-5之间;也可再加入适量乙二酸醇脂做为溶剂起到溶胶作用,按Sr1-XMXTiO3组成(其中X=0-0.4)来配比称料,取SrCl2按Sr2+0.05-0.4mol/l,TiCl4按Ti4+0.05-0.4mol/l;乙二酸为0.1-0.8mol/l;并由Sr1-XMXTiO3中X的含量确定MCL3的重量,搅拌混合均匀,此为陈化液,再将陈化液置于50℃-70℃恒温水浴内陈化10-50分钟,然后用水冷,离心,经离心后所的沉淀物再用二次蒸馏水洗涤三次,一般的真空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950℃烧结5-10小时,可得到白色掺杂的钛酸锶颗粒;把它与硅油等按不同体积分比混合均匀,SrTiO3+硅油按体积分比,即按:
Vp=颗粒总体积式中
Vf=油的体积配成掺杂的钛酸锶电流变液。该方法由于其温度效应不够好,60℃时剪切强度降为2Kpa(2.5KV/mm),高于60℃温度下剪切强度降低很大,无法应用。因此该方法有局限性,材料性能不够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为了提高电流变液性能的综合指标,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几乎不沉降,温度效应好,剪切强度更高,在90℃以上,2.5KV/mm(DC)剪切强度达7Kpa的做电流变液元器件(如减震器、离合器等有应用价值)的复合型钛酸锶电流变液以及提供一种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本发明的复合型钛酸锶电流变液由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5107425.3方法制得的SrTiO3均匀分散颗粒中加入0.1-0.9M/L乙酰胺溶液做电流变效应促进剂,制成复合型钛酸锶电流变液材料,其分子式:(SrTiO3)1-Y(CH3CONH2)Y其中Y=0.1-0.7。
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用区位符号的计算机输入法
- 下一篇:一种营养补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