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正带匣无效
申请号: | 97100510.9 | 申请日: | 199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887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发明(设计)人: | 姜竹山;陈逢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竹山;陈逢宜 |
主分类号: | B41J29/26 | 分类号: | B41J29/26;B41J29/367;B41J29/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正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修正誊写错误的修正带,尤指一种干式修正带匣。
一般常用的修正誊写错误的方式,其一是使用修正液(或称涂改液)涂布于纸张上的错误部份,但此种修正液均含有机溶剂,而这些有机溶剂或多或少皆具有毒性,故,挥发于空气中常会影响甚至伤害使用者的眼睛与呼吸器官;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近年来发展出一种干式修正带,请参照图1所示,此种装置构造是在一可挠性的基带上披覆一层白色被膜层(例如:氧化锌),并于白色被膜层上覆盖一层感压性的接著剂层,即可制成修正带90,再将该修正带90卷绕成卷后,套置于一枢设于壳体80内的供带轮81上,该供带轮81一边上设有与之同轴的驱动齿轮82,该驱动齿轮82旁啮合有一从动齿轮83,该从动齿轮83上设有一凸出且与之同轴的收带轮84,使绕设在供带轮81上的修正带90的带头可绕过壳体80开口上的滚轮85而固定在收带轮84上,此种装置在使用时,因是通过滚轮85的滚动使修正带90压贴于欲修正处,再藉由修正带90带动供带轮81下的驱动齿轮82转动,进而使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83亦作反向转动,才能使收带轮84可将使用后剩余的基带卷收在其上,故,不但使收带轮无法在供带轮81转动的同时,作卷收的动作,进而造成贴覆后所剩余的基带,无法及时移入壳体80中,进而卷收在收带轮84上,且因供带轮81与收带轮84是分别置于互相啮合的驱动齿轮82及从动齿轮83上,而造成壳体80中的空间必需非常大,才能将其全部容纳其中,不但增加制造成本,且会使壳体的面积非常大,让使用者在收藏携带上均非常不便。
为改进上述已有装置构造的各种缺点,本发明人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开发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修正带匣。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是针对现有装置构造的缺点加以改进,进而提供一种可节省安置的空间,且可达到自动卷收功能的修正带匣。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修正带匣,其可将修正带使用后剩余的基带完全卷收到收带轮上,不致积存在匣体外。
本发明的修正带匣,其在匣体中设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中枢设有可活动的转轮,该转轮中设有向两端延伸的轴杆,该轴杆一端嵌套有出带轮,该出带轮上卷绕有修正带,而在轴杆另一端则嵌套有直径大于出带轮的收带轮,使涂布时,出带轮可藉修正带的拉动而转动,再通过其中的轴杆带动另一端的收带轮转动,进行卷收的工作,不但可节省所占的空间,且可使收带轮与出带轮作同步转动,进而使出带轮上的修正带在向外移动的同时,使用过后剩余的基带可立即被卷收在收带轮上。
本发明其收带轮因其直径大于或等于出带轮与卷绕其上的修正带合起来的直径,故,当收带轮藉由轴杆的带动而与出带轮同时转动时,收带轮转动的角度可大于或等于出带轮移动的角度,进而对修正带使用后剩余的基带产生拉力,而将其完全卷收到收带轮上,不致积存在匣体外。
发明的修正带匣,其轴杆在套设出带轮的一端上可设有制动元件,使出带轮在转动时,不但可藉由制动元件增加其与轴杆间的摩擦力,进而可轻易带动轴杆转动,且在收带轮卷收时,出带轮亦可藉由制动元件的卡制产生刹车作用,进而产生抵消收带轮对修正带拉扯的力量,以使修正带移出的长度与卷收的长度可达到平衡。
为使能对本发明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已有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发明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断面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转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修正带匣的结构」,其为一种收合干式修正带的装置,该装置包含有:
一匣体10,其可为任何形状,该匣体10中设有一适当的容纳空间11,该容纳空间11在两侧上设有相对且固置匣体10内壁上的枢接孔12,且匣体10在容纳空间11逐渐缩小的一端上设有一开口13。
一转轮20,其是枢设在匣体10的容纳空间11中,该转轴20中设有一贯穿转轮20且分别向外延伸的轴杆21,使转轮20可藉轴杆21两端分别凸伸在匣体10相对的枢接孔12中,而枢设在匣体10的容纳空间11中,且轴杆21一端周边上设有制动元件213。
一出带轮30,其恰可套合在轴杆21的制动元件213周边上。
一收带轮40,其是一设置在转轮20未设有制动元件213的一端上,该收带轮40的直径远较出带轮30的直径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竹山;陈逢宜,未经姜竹山;陈逢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客列车活动茶几
- 下一篇:复合石材板材或天然石材薄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