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横机的减针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0721.7 申请日: 1997-02-14
公开(公告)号: CN1160786A 公开(公告)日: 1997-10-01
发明(设计)人: 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主分类号: D04B7/10 分类号: D04B7/10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
地址: 日***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使用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横机成形编织织物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逐渐减少编织宽度形成减针线的方法。

使用横机编织织物时,利用针迹转移和针床摆动等使针迹移动,增加或减少编织宽度,能够编织成所希望形状的织物。像这样的编织称作成形编织,没有织物裁断时的损失,能降低编织制品的制造原价。本发明在成形编织中若减少编织宽度,就涉及到减针。

在减针方面,有外减针和内减针为主的二种方法。外减针是使织物侧端的1个针迹向1个针眼内侧移动而重合在内侧的针迹上。内减针是使织物侧端的例如4-7左右的针迹群,即侧端的针迹群移动到内侧,重合在未使侧端的针迹群最内侧的1-2个针迹移动的针迹上,形成重合针眼。外减针在织物的侧端容易形成锯齿状,内减针的织物侧端变得平滑。因此,内减针编织后的制品质量优于外减针。

在内减针中,在织物侧端的内侧形成重合针眼的线,即成为所谓的时髦式线条。例如在前后身和袖等的衣类部件的袖笼等部分进行内减针,就在该部分产生时髦线条。而且在编织后用缝合机将各部件的侧端针迹彼此缝合,制成毛衣等衣类。同样,内减针也用于背心等无袖衣类的制造。

内减针伴随织物的编织进行,每编织2-4行程度的针眼列进行1次内减针。1次内减针的针眼数的减少最大是2针眼,在此之上容易产生断线等问题。

图4-a、b表示按照以往的内减针编织的织物10的减针部分的编织组织。各长方形部分表示按照内减针移动的侧端针迹群,大长方形内的小长方形表示个别的针眼。20表示6个针眼移动、1针眼减针情况下的针迹。在织物100中,6个针眼移动进行2针眼减针,以200表示其情况下的减针部分的针迹。每2行编织织物10、100都进行内减针。如从这些图可清楚看到的那样,在图4-a中以10次内减针减少10个针眼的纵行,在图4-b中以10次内减针减少20个针眼的纵行。在这之间编织的针迹行数都是20行。在1次的内减针中2针眼的减针是上限,减针线L1和L2的角度(是相对于减针部分以外的针迹行数的角度,相对于图的横向的角度),图4-b的情况为下限。这就成为对成形编织图案的制约。

在图4-a和图4-b中,减针线L1、L2的长度不同,沿减针线需要的针迹数目也不同。可是在以往的内减针中,在这之间编织的针迹的行数是相同的。岂止此,沿减针线的针迹数与织物的内侧相同。因此,以以往的内减针编织的织物,在减针线附近织物比其他部分发生收缩,针迹从织物的内侧被拉向减针部分。因此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减针线。这样随着从图4-a向图4-b减针线变得越来越尖锐。在像这样的织物上有歪扭,在衣类上容易发生皱折。

本发明的基本课题在于提供相对编织宽度的方向能以任意的角度进行减针,在减针部分不产生歪扭的减针方法。

本发明在边编织织物边使用用于逐渐减少织物的编织宽度的横编织机的减针方法中,特征是具备:

a.仅相对织物侧端的至少1个针迹,编织下行的针迹群的过程。

b.相对比上述至少1个针迹更大范围的针迹群,编织下行的针迹群的过程,以及

c.在上述a、b过程之间,仅使上述至少1个针迹移动到织物的内侧的过程。

这里,上述至少1个针迹最好作为由织物侧端的数个针迹组成的针迹群。

较好,是根据相对织物的形状、即织物宽度方向的减针线方向,变化上述a、c过程的次数和上次b过程的次数。

最好,使上述a、c过程的次数与上述b过程的次数比,沿减针线、即沿进行减针部分的织物侧端的线大致一定,作为直线的减针线。

进而最好,根据减针线的长度、垂直于无减针部分的针迹行方向的针迹大小,确定上述a、c过程的次数。

对本发明的作用加以说明。伴随减针要移动的针迹可以是1针眼,此时形成外减针。但是最好进行内减针,使织物端的例如3-10、最好4-7的针迹移动。将这些针迹称作侧端的针迹群。另外将进行减针部分的织物侧端的线称作减针线。另外,以编织宽度全体和比至少侧端的针迹群更大范围的针迹群作为比侧端的针迹群更大范围的针迹群。行是指编织宽度方向的针迹列,尤其是指以1次编织编织成的针迹列。所谓纸样是在图案上指定的织物形状,是指以字符形状的纸样和CAD等图案设计装置指定的织物形状的数据。本发明的对象是减针,因而特别不禁止限制,仅考虑进行减针的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