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浆造纸废液综合治理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7100768.3 | 申请日: | 199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7417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秭昆;张转周;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秭昆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52;C02F3/34;C02F3/1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刘卫东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废液 综合治理 新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草浆造纸废液进行综合治理的新工艺。
目前对化学草浆造纸黑液进行处理一直没有较好的工艺,黑液治理较成功的技术是碱回收法,但其对木浆造纸较适宜,对草浆黑液处理则不太适宜。其原因是:一、因草浆黑液浓度低,必须浓缩,工程投资大,运转费用高,一般纸厂承受不了;二、黑液提取率低,又不能重复提取,造成黑液可回收率低,碱回收成本过高,并且大量黑液进入中段水,致使中段水浓度高(COD含量在2000mg/l以上),不易达标处理,造成大量中段水治理投资高和运转费用高。
其它黑液处理技术有单一化学絮凝法、化学絮凝法加厌氧法和氧化法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因其采用常用的絮凝剂,存在絮凝效果差、厌氧水力停留时间长的缺陷;采用常压好氧曝气,则存在氧溶量低、氧利用率低和容积负荷低等缺陷,造成治理生化反应器容积过大,设施投资大,反应条件不易控制,因此处理效果差,而且运转费用高,又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采用一般絮凝剂,絮凝后因黑液含硅量高,渣很难脱水,造成因渣处理不好而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因絮凝木素含杂质多而不易净化加工以及对木素深加工产品技术尚无解决、市场用量有限等原因,最终造成渣处理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初投资和运转费用低、黑液提取率高、处理过程易于控制、可达到排放标准、残余物不产生二次污染、木素可有效利用的草浆造纸废液综合治理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采取对蒸煮浆液中的黑液与纸浆进行二次以上分离提取。采用对浆液进行一级脱水后,对剩下的湿浆加入清水至原浆液同等体积搅拌混合再进行二级脱水,两次提取出的纸浆进入造纸的洗浆工段。
其次,对两次以上分离出的黑液加入高效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同时又因回流率很高,因此耐冲激负荷高。深井曝气的容积负荷可达10-80kg BOD/m3d,是一般常压下的10-15倍。因此最终COD含量可降至1000mg/l左右。
5、本发明黑液提取率高,中段水的COD含量在600mg/l左右,经絮凝、水解、好氧深井曝气处理后的黑液混入中段水后,混合水COD含量不超过700mg/l,再经高效絮凝剂一次絮凝分离后,水中COD含量在350mg/l左右,因此可达到排放标准。其中中段水处理费用仅4角,并可省去一般碱回收法中段水浓度高,一级絮凝后还需投资3000万元(万吨纸浆产量的造纸厂)进行中段水二级处理,省下大量初投资。运转费用只是原来的2/5,年节省运转费用400多万元。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年产万吨纸浆造纸厂为例,日产黑液600吨、纸浆30吨、中段水6000吨。
其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采取对蒸煮浆液中的黑液与纸浆进行二次以上分离提取。采用对浆液进行一级脱水后,对剩下的湿浆加入清水至原浆液同等体积后搅拌混合再进行二级脱水,两次提取出的纸浆进入造纸的洗浆工段。此提取工艺可采用台儿庄造纸机械厂生产的SD-VI脱水机两台,脱水机设计脱水率为75%,本工艺按70%计算,吨浆产黑液20吨,黑液COD为3.5万左右。
其次,对两次以上分离出的黑液加入高效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使黑液中的COD含量降至9000-12000mg/l。经脱水机脱水后加入占黑液量1%的絮凝剂,加药方式为间歇式,采用四个加药池轮流操作。加药脱水后,脱出水进入下级处理,沉渣送入煤场制蜂窝煤作民用燃料。
第三、对经化学絮凝后的黑液进行生化处理,在水解酸化菌的作使黑液中的COD含量降至9000-12000mg/1。沉渣经脱水机脱水后送入煤场制蜂窝煤作民用燃料。
第三、对经化学絮凝后的黑液进行生化处理,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使黑液中的固体物质变成可溶性物质、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不易生化的物质变成可生化物质,去除黑液30-40%的COD。
第四、对水解酸化后的黑液进行好氧深井曝气。将水解酸化后的黑液引入深井,并投入具有有机短纤维状载体的生物膜,使黑液的COD降至1000mg/l左右。
第五、将经深井曝气后的黑液与中段水混合调节,并再次加入絮凝剂,最终使排放水COD含量在350mg/l左右,达到排放标准。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秭昆,未经张秭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芋保健饮料(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调压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