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低品位含铝矿石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0772.1 | 申请日: | 199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罗保林;刘菊花;孙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7/26 | 分类号: | C01F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品位 铝矿 提取 氧化铝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提取冶金工艺,特别是涉及从低品位含铝矿石中用非碱法提取氧化铝,最终生产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产品的工艺方法。
现有氧化铝生产工艺,完全采用拜耳法、烧结法或联合法等碱法工艺,碱法工艺由于涉及较复杂的脱硅工序,因而工艺要求处理的矿石中氧化铝含量高(>50~60%),氧化硅含量低(如拜耳法要求铝硅比>7~8),从而限制了由低品位高硅铝矿石用碱法工艺生产氧化铝的可能性。
显然,采用碱法工艺生产氧化铝,将无法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低品位高硅铝钒土,以及明矾石矿、高岭土等来提取氧化铝,而且碱法工艺中还有高温高压的脱硅作业,这样生产操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也增大成本。
为了革新碱法工艺,后有许多人进行了酸法工艺的研究开发。如文献(1):美国专利公开号4,124,680(1978.11.7)题为:“用酸浸含有其它元素的高铝矿石来获得纯氧化铝的方法”。[US Patent 4,124,680(1978)中,Method ofobtaining pure alumina by acid attack on aluminous minerals containingother elements]。(2)金属杂志1962,121-125中题目为:“用酸提取氧化铝”(Journal of Metals 1962:121-125 Alumina by acid extraction)。
酸法工艺是采用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来处理铝矿石,矿石中的氧化铝与酸作用生成铝盐,此外矿石中的铁钛等杂质也将生成相应的盐与铝盐一起进入提取液,而矿石中的氧化硅则因不溶于酸几乎全部残留于不溶性的矿渣中。除去铝盐溶液中的杂质(主要是铁),再经过后处理及煅烧,即可制得冶金用氧化铝,图1例示了一种酸法工艺流程。
与碱法工艺相比,酸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A.无需进行复杂的脱硅工艺操作,从而适于处理高硅铝土矿,比碱法有更大的原料适应性。
B.由于铝矿石中铁含量远比硅少,因此铝盐的除杂量很少,生产流程中的物流通量,动力及热能消耗减少,设备的复杂程度与操作均较碱法要少或更为简便,从而可节省设备投资与操作费。
C.由于采用酸溶矿石,酸对生产设备的腐蚀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D.氧化铝中铁杂质的去除比较困难。
E.酸法生产工艺的中间产物是含铝极低的铝盐,如果用直接焙烧的方法使其分解成氧化铝,将需耗费大量的热能,且酸根回收不易;如果采用其它解离铝盐的方法,则又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这些均使酸法工艺在经济上难以立足,至今酸法没有在工业上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碱法和酸法工艺的不足,为了从多种低品位(氧化铝含量<40%)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以克服碱法工艺对矿石中硅含量的限制性要求,充分地利用我国低品位铝土矿资源,发明目的之二采用非酸非碱原料处理矿石,克服了原有工艺(尤其是酸法工艺)对生产设备腐蚀严重及环境污染的弊病,目的之三利用一种可回收循环使用的硫酸铵溶矿,因而本发明工艺可将原料消耗降至最低限度,并且不形成副产物,经济上可以立足,目的之四为了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本发明硫铵法的基本原理可由下述反应式表述:
①
②
③
④
⑤
(2)硫铵法基本工艺过程:
第一步,首先将含铝矿石破碎、筛分,取100~300目粒度范围的矿粉为生产原料;
第二步活化焙烧,矿粉在500~700℃下活化焙烧1~3小时,使矿石中的氧化铝得以活化,可大大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本发明工艺中由于采用了矿石焙烧工艺,破坏了铝土矿中含铝氧化物与其它组分间的键合力,使矿石中的氧化铝处于分散状态,有较大的作用表面,化学活性很高,从而可大大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