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擎起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7101098.6 | 申请日: | 199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悟;森山德昭;森下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N15/06 | 分类号: | F02N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起动器 | ||
本发明涉及具有辅助开关的引擎起动器,所述辅助开关可将用于向电磁开关赋予能量的电流接通或断开。
图8是示出以往的引擎起动器的一个例子的正面图,图9是图8所示以往引擎起动器的左侧面图。在图中,马达1由罩壳(前罩壳)2支承。在罩壳2内部收容着可将马达1的动力传递到小齿轮3的传递机构(图未示出)。传递机构具有减速机构以及超越离合器。小齿轮3可与引擎的内齿轮(图未示出)离合。
在罩壳2的外周部设有突起部(开关箱部)2a,在突起部2a中用螺丝5安装着用于对马达1的通电进行通、断的电磁开关(主开关)4。此外,通过借助杆(图未示出)来操作超越离合器,电磁开关4能使小齿轮3进行往复运动,以使其与内齿轮接合或脱离。
在图8中的突起部2a的左侧部,用支承金属件6以及螺丝7安装有辅助开关8。辅助开关8通过配线9与电磁开关4电气接通。此外,辅助开关8由键开关(图未示出)赋予能量,用于通、断对电磁开关4施力的电流。
在上述的这种以往的引擎起动器中,通过打开键开关对辅助开关8施力,并因此对电磁开关4施力。电磁开关4良施力后,电流在马达1中流动的同时,小齿轮3与内齿轮啮合,马达1的驱动力受到传递,使内齿轮转动。在大型引擎用的引擎起动器中,由于在马达1中有数百安培的电流流动,因此电磁开关4并非由键开关直接施力,而是经由辅助开关8受到施力。
图10是示出以往的引擎起动器的另一个例子的正面图,图11是图10中的以往引擎起动器的右侧面图。在该例子中,在图10的突起部2a的上部安装有辅助开关8。此外,在罩壳2中安装了用于将罩壳2安装到引擎上的凸缘构件10,罩壳2对上述凸缘构件10的安装角度是可以改变的。
在该例子中,罩壳2是借助凸缘构件10安装到引擎上的,由于罩壳2对凸缘构件10的安装角度可变,因而能够适当选择引擎起动器整体对引擎的安装角度。
另外,作为公知的上述那种具有辅助开关的引擎起动器,例如在实开昭61-184260号公报以及特公平6-33748号公报均有示出。
在如上那样构成的以往的引擎起动器中,虽然引擎起动器整体对引擎的安装角度是可变的,但由于在罩壳2上只有1处辅助开关8的安装座,在一种罩壳2上只能将辅助开关8安装到同一位置上。在引擎或车体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引擎的形状和在引擎周围设置的机器的布局分别不同,所以即使引擎起动器的安装角度相同,也会发生使辅助开关8对发动机组和周围的机器产生干涉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改变辅助开关8的安装座的位置,而需要制造新的罩壳,这又要制造或改造模具。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课题,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即使在引擎或车体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在同一种罩壳上安装辅助开关的引擎起动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起动器,其具有起动器本体、电磁开关、以及辅助开关;所述起动器本体包括,在多处设有辅助开关安装座的罩壳、和支承在该罩壳上的马达、和能与引擎的内齿轮离合并借助马达的驱动力旋转的小齿轮、和能将收容在罩壳内的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小齿轮的传递机构;所述电磁开关安装在罩壳中,能在使小齿轮与内齿轮离合的同时,通、断对马达的通电;所述辅助开关安装在任意一个辅助开关安装座上,用于通、断向电磁开关施力的电流。
在上面所述的发明中,引擎起动器具有凸缘构件,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往引擎上安装时所用的多个引擎用安装孔,和往罩壳上安装时所用的多个罩壳用安装孔;罩壳对凸缘构件的安装角度是可变的。
在上面所述的发明所涉及的引擎起动器中,在罩壳的外周部设有用于安装电磁开关的突起部,并在突起部上以相互不同的朝向设置辅助开关安装座。
以下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显示本发明引擎起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引擎起动器的右侧面图。
图3是显示图1所示的辅助开关的另一种安装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图3中的引擎起动器的右侧面图。
图5是显示图1所示的辅助开关的又一种安装状态的正面图。
图6是图5中的引擎起动器的左侧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罩壳的正面图。
图8是显示以往的引擎起动器的一个例子的正面图。
图9是图8所示以往的引擎起动器的左侧面图。
图10是显示以往的引擎起动器的另一个例子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中的以往引擎起动器的右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产六氟乙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