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强力棒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7101422.1 | 申请日: | 199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888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发明(设计)人: | 柯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晓超 |
主分类号: | D03J1/00 | 分类号: | D03J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强力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强力棒及其应用,属毛纺织生产领域的织造生产技术。
毛纺织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纺纱工序、织造工序、染整工序。在纺纱工序中,羊毛被纺成一定规格的细纱线供织造工序使用。织造工序生产的坯布,经染整工序处理加工后,即可供消费者使用。织造工序是整个纺织生产工艺最为重要的工序,供其使用的纱线,要求具备一定的强度,外表要求光洁、粗细均匀,否则会给织造生产带来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织布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织疵增加、产品等级下降等。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提高织机效率、减少织疵,现有各毛纺织生产厂主要采取两个技术措施:其一是在纺纱过程中加入“和毛油”;其二是在织造准备工序中,在纱线上沾上“液蜡”等油剂。这些技术措施均是为了增强纱线的抗张强度和平滑度及抗静电性,虽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纱线质量和织造效率,但总体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减少毛纺织品在织造工序的疵点、提高坯布质量、及织机效率的纱线强力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纱线强力棒在提高毛纺织品生产工序中的织机效率、降低坯布、疵点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石蜡25-45%、矿物油15-25%、聚氧乙烯醚类活性剂20-30%、脂肪酸20-30%;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并加热至60-80℃时,再将其倒入模具中即可制成强力棒。
纱线强力棒的应用是将纱线强力棒直接置于毛纺织工序的织造工序中的织机的经纱轴与经纱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纱线强力棒的原料中的矿物油选自白油、润滑油、煤油;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类活性剂选自平平加、OP-10、OP-7、渗透剂JFC(均为商品名);所述的脂肪酸选自月桂酸、油酸、硬脂酸。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是由石蜡、矿物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经混合加热倒入模具制成;本发明首次采用这一固定形状的纱线强力棒用于提高织机效率,由于其组成中含有石蜡和矿物油及抗静电物质,当纱线从其上经过时,可使纱线表面光洁,并使其强度增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织机所产生的疵点,使织机效率提高12%-20%。
2、本发明无需调制,织机不需改造,使用方便。
3、本发明对其它毛纺织助剂无排斥性。
4、本发明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前后工序的各类助剂发生化学反应。
5、本发明粘在纱线上的有效成份可在45℃下顺利洗去,不影响其它工序的生产和织物手感。
本发明还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固体石蜡44%、白油16%、平平加20%、月桂酸20%;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并加热至70℃时,再将其倒入模具中即可制成强力棒。
一种纱线强力棒的应用是将纱线强力棒直接置于毛纺织工序的织造工序中的织机的经纱轴与经纱之间。
实施例二: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石蜡26%、润滑油24%、OP-1025%、油酸25%。
其制备方法与例一同。
实施例三: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石蜡40%、润滑油18%、OP-721%、硬脂酸21%
其制备方法与例一同。
实施例四: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石蜡30%、煤油22%、渗透剂JFC23%、月桂酸25%。
其制备方法与例一同。
实施例五:
一种纱线强力棒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石蜡27%、白油15%、平平加29%、硬脂酸29%。
其制备方法与例一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晓超,未经柯晓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种功能的急救药盒
- 下一篇:一种热振筛筛板的铸造工艺及其所用的组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