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1685.2 申请日: 1997-03-21
公开(公告)号: CN1194093A 公开(公告)日: 1998-09-30
发明(设计)人: 胡祥平 申请(专利权)人: 胡祥平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仲辰
地址: 052372***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工 养殖 中国 技术
【说明书】:

发明属于畜产品的管理养殖,是一种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具有较高食用、药用价值的中国林蛙需求量很大,该野生的两栖类动物仅产于我国东北长白山部分地区。由于近些年林区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影响了林蛙的繁殖生存,和人为的滥捕捉使自然生长的林蛙资源相当紧俏,这就导致了该既可食用又能医用的动物显得非常短缺。另外还存在着其生长繁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在气温较低区域生长周期较长(3-4年),蝌蚪至成体蛙的产成比例较低等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技术。该技术是根据野生林蛙的生长、生活习性,并经过多年驯养、杂交和筛选、培育,可适应华北地区和东北平原的优良林蛙品种。重要的是总结并附诸实施了从产卵繁殖、人工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喂养、越冬管理等一整套人工养殖林蛙的技术,变野生自然繁衍为科学的人工养殖,其繁殖率高、生长快(每只雌蛙产卵700-3000粒,成熟期由3-4年缩短为约1-1.5年)。该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和易于实施,利润极高,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内容是:

一种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技术,针对林蛙的产卵繁殖、人工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喂养、越冬管理各主要养殖环节分别进行池塘化养殖,每个养殖环节各居一类池内;以建成养殖场规模各养殖环节分别为:

A、产卵繁殖:养殖设施是饲养池(1)其长、宽、高分别为(14-18)×(6-9)×0.8米3,在饲养池底面中央设置一长(8-12)×(2-3)×1米3的产卵池(2),产卵池内水深约0.5-0.7米,池内外模拟天然林区环境,种植阔叶树和蔬菜类植物,种蛙按5对/米2置于池内;

B、人工孵化:a、孵化池(3)的长、宽、高与饲养池相同,在池底中央设置至少四个相互平行水槽(4),每个水槽长、宽、高分别为(4-6)×(2-3)×0.8米3,水深0.2-0.3米,b、以5-8团/米2蛙卵放入水槽内,并须将同一天所产蛙卵放入同一孵化池内,水温保持在8-12℃之间,c、幼蝌蚪的喂养,孵化出幼蝌蚪后,第一周幼蝌蚪以卵胶囊为食物,第二周以豆浆或水豆腐喂饲,喂饲的水豆腐宜切成30×30×10mm3小块,每天投喂两次;

C、蝌蚪的喂养:a、饲养池(5):其规格大小与孵化池相同,b、自第三周始,在每个水池(6)内蝌蚪的放养密度为300-800尾/米2,c、饲料:取玉米面、糠麸、豆饼按2∶1∶1比例加水混合拌匀成糊状,再取蔬菜叶切碎煮烂后与上述糊状物按1∶1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鱼粉,每天喂两次,d、饲养方法:以定食定位为主,一般每次喂养都将食物放置在水槽内0.1米深平台处,自第三周至第五周每天每尾蝌蚪的食量每隔一周增加50mg,即由50mg始增至100mg;第六周至第七周蝌蚪食量大减,为变态期;

D、幼蛙的喂养:a、喂养池(7)与产卵繁殖的饲养池规格形式相同,池底中央的变态池(8)亦与产卵池规格尺寸相同,b、喂养池内外除模拟自然林区环境外,在池内的四角分别安装一盏聚蚊灯(9),并安装常规农业灌溉用喷雾设备(10),c、先将变态期蝌蚪移入变态池内,密度为2000只/米2,每池可养幼蛙1-1.2万只,或养中龄蛙4-8千只,d、饲养:对刚变态的蛙每天喂食脱皮两次,5-8mm长的黄粉虫1-2条,蛙体长至25mm时每次喂食中龄黄粉虫1-2条,每天喂两次,蛙体长至35mm时,任其自由捕食黄粉虫,夏季每天喷水不少于3次,以保持池内温度为20-30℃;

E、越冬管理:a、越冬池(11)与孵化池的结构尺寸相同,越冬池四周用砖砌成,水泥抹面,池内放置草捆、树枝、石块供蛙藏身之物,当气温为6-8℃时池内水槽(12)内水深0.1-0.6m,并随温度下降而加深,也可放置树枝并露出水面,林蛙一般在水下0.6m处进行冬眠,b、病害的防治:是指蛙体消毒,其方法是取3%食盐水将蛙体浸泡5-7分钟或用15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或用10ppm漂白粉溶液浸泡8-10分钟中的一种;另外还有池水消毒和皮肤病治疗,池水消毒是放蛙前10天在池水中投入20克生石灰/m3或1克漂白粉进行消毒,放养蛙后每月用0.5ppm“鱼康”或“鱼虾安”在池水中泼洒一次;若蛙体出现红腿、烂脚、脱皮病症可选用“鱼康”或“鱼虾安”在池水中泼洒三天,病蛙用2ppm高锰酸钾溶液或0.5-1%食盐浸泡12小时。

其技术特征还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祥平,未经胡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