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连续循环气流的两段氢处理反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1837.5 | 申请日: | 199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M·G·亨特;K·戈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洛格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12 | 分类号: | C10G6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连续 循环 气流 两段氢 处理 反应 方法 | ||
1.一种具有连续氢气循环的平行氢处理第一和第二烃类进料的方法,包括步骤:
在第一催化反应区用富氢循环气体物流氢处理第一烃类进料以形成第一反应器流出物流;
分离第一反应器流出物流形成第一富氢气体物流和第一氢处理产物物流;
在第二催化反应区在低于第一反应区的氢分压下用第一富氢气体物流氢处理第二烃类进料以形成第二反应器流出物流;
分离第二反应器流出物流形成第二富氢气体物流和第二氢处理产物物流;
压缩第二富氢气体物流;和
将补充氢物流加到第二富氢气体物流中以形成用于第一反应区氢处理的富氢循环气体物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第二富氢气体物流被压缩前将补充氢物流加入到第二富氢气体物流中以形成富氢循环气体物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普通分馏塔中分馏第一和第二氢处理产物物流并循环分馏塔产物物流至第一催化反应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烃类进料包括沸点高于约750°F的减压粗柴油馏分,第二烃类进料包括沸点低于约950°F的减压粗柴油馏分。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烃类进料包括沸程为约600°F-约1100°F的减压粗柴油馏分,第二烃类进料包括由溶剂脱沥青得到的重质粗柴油馏分。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烃类进料包括沸程为约600°F-约1100°F的减压粗柴油馏分,第二烃类进料包括由焦化过程得到的重质粗柴油馏分。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烃类进料包括沸程为约600°F-约1100°F的减压粗柴油馏分,第二烃类进料包括由减粘得到的重质粗柴油馏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烃类进料包括沸程为约600°F-约1100°的减压粗柴油馏分,第二烃类进料包括由热裂化得到的重质粗柴油馏分。
9.一种具有串流氢气循环的平行氢处理第一和第二烃类进料的氢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烃类进料物流;
用循环富氢气体物流氢处理第一烃类进料物流的第一催化反应区;
将第一反应区的流出物流分离成第一富氢气体物流和第一氢处理产物物流的第一分离器;
用第一富氢气体物流氢处理第二烃类进料物流的第二催化反应区;
将第二反应区的流出物流分离成第二富氢气体物流和第二氢处理产物物流的第二分离器;
用于将补充氢气加入到第二富氢气体物流的补充氢气物流;
用于将第二富氢气体物流压缩到第一反应区作为循环富氢气体物流的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产生沸点高于约750°F的重质馏分和沸点低于约950°F的轻质馏分的减压粗柴油分馏塔;
用于输送轻质减压粗柴油馏分到第一反应区作为第一烃类进料物流的管线;和
用于输送重质减压粗柴油馏分到第二反应区作为第二烃类进料物流的管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还包括:
将第一和第二氢处理产物物流接收和分馏成多个分馏产物物流的分馏塔;和
将至少一个分馏塔产物物流循环到第一烃类进料物流的管线。
12.在一种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各自的反应区中平行氢处理第一和第二烃类进料物流和分离反应区的流出物形成至少一个氢处理液体产物和富氢循环气体的方法中,改进之处包括:
分离分开的第一和第二分离器中的氢处理流出物以形成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富氢气体物流和第一及第二氢处理液体产物物流;
在氢分压低于第一反应区的氢分压的条件下操作第二反应区;
将第一分离器的第一富氢气体物流提供给第二反应区以基本满足第二反应区对氢气的需求;和
加入补充氢气并压缩来自第二分离器的第二富氢气体物流以加到第一反应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补充氢气加入前压缩第二富氢气体物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改进之处还包括:在普通分馏塔中分馏第一和第二氢处理产物物流并循环分馏塔产物物流至第一催化反应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洛格总公司,未经凯洛格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8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