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复位封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2003.5 | 申请日: | 199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厄·韦特泽尔;尼尔斯·斯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斯控制阀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复位 封锁 装置 | ||
1.一种用于控制装置的复位封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对两个电磁体(61、62)基本上同时施加的各个电信号(S1,S2),控制和监视所述电磁体的基本上同时的激励,其中每个电磁体包括元件(71、72),它在电磁体的非激励状态下处于第一不活动的正常位置,在电磁体被激励时,移动到第二活动端位置,其中控制装置的结构使得确保两个电磁体(61、62)的可位移的元件(71、72),只要两个信号(S1,S2)被基本上同时加上并保持,就会基本上同时地移动到其活动端位置,而后保留在所述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锁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每个工作周期内确定两个控制信号已被加上,以及两个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已经移动到其各自的活动端位置;所述复位封锁装置的结构使得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切断对控制装置的电流供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的电流供应线路包括两个串联的开关,其中每个由各自的自保持继电器(R3,R4)控制,当控制信号S’1,S’2未被加于控制装置时,或当由所述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控制的各个开关(P1,20’;P2,21’)已被激励时,所述自保持继电器(R3,R4)被激励;其中对所述两个自保持继电器的电流供应被各个控制信号开关和各个阀门控制的开关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C1,C2),用于保持各自的自保持继电器(R3,R4),该继电器用于在从施加控制信号(S’1,S’2)的时间到激励由所述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控制的两个开关(P1,20’;P2,21’)的时间的期间内,保持所述继电器被激励。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控制装置的工作循环中,该复位封锁装置监视从各自的控制信号发生器到用于校正可动阀门部件的功能的相关的可动阀门部件移动检测器的元件系列,还检查两个元件系列是否正确地维持向控制装置的电流供应。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个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71,72)响应由电磁体(61,62)控制的各个阀门装置的出口压力,控制各个开关(P1,20’;P2,21’)。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下列特征:
-用于第一电磁体(61)的第一控制信号线路(41,51),包括由第一磁体(61)的可位移的元件(71)控制的第一电开关(P1,20’),其中第一开关具有连接于信号源(S’1)的输入端(1)和第一与第二输出端(2,4),其中当移动到其活动位置时,第一电磁体(61)的可位移的元件使第一开关从其输入端(1)和第一输出端(2)连接的正常位置转换为输入端(1)和第二输出端(4)连接的活动位置;
用于第二电磁体(62)的第二控制信号线路(42,52),包括被第二电磁体(62)的可位移元件(72)控制的第二电开关(P1’,21’),其中第二开关(P2,21’)具有和其信号源(S2)连接的输入端(1),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端(2,4),其中,当第二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72)移动到其活动位置时,所述可位移元件用于使第二开关(21)从其输入端(1)连接于其第一输出端(2)的正常位置转换为其输入端(1)连接于第二输出端(4)的活动位置;其中第一开关(20)的第一输出端(2)连接于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4);第二开关(21)的第一输出端(2)连接于第一开关(20)的第二输出端(4);所述电磁体的可位移元件(71,72)的惯性使得所述元件不能响应由元件返回装置对其向正常位置的激励,在通常确定用于激励两个电磁体(61,62)的控制信号之间的最大允许时间差的时间间隔内,离开其活动位置。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个所述的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线路(90)和控制装置电流供应线路中的两个串联的开关并联;其中分流线路包括正常打开的闭合节点(91),当被激励时,用于给控制装置和自保持继电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斯控制阀公司,未经罗斯控制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2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