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打标的制品和激光打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2104.X | 申请日: | 199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9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新本昭树;林原昌一;西头光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标的 制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过激光打标予以标志的制品和激光打标方法。
近年激光打标法用于不同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电子器件,继电器、开关、接插件、印刷电路板等电气器件,电气用具的壳体,汽车部件,机械零件,电缆,板材,包装板,卡片,食物和药品的容器,容器的盖和标签等等,以实时标上字母或符号来表示制造商名、商品名、生产日期和批号等等,因为激光打标法能作高速优质打标。作为激光打标工艺已知的一种方法是激光辐照基体表面上形成的涂膜,除掉辐照区的涂膜,从而在基体的激光辐照区和非激光辐照区之间形成反差。
但是,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如果为形成鲜明的标志而用高能激光(例如3J/cm2的激光进行辐照,便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取得这样的高能量,因而十分昂贵。而且,若为低强度物品,例如纸,基体的受激光辐照的区域便被破坏,因而降低了其商业价值。脉冲激光的缺点在于:由于输出小,必须提高受辐照区上的能量密度,所以受辐照区较小。这一问题虽然可采用低能激光(例如1.5J/cm2或更小)的激光来解决,但这降低了标志的清晰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打标的物品,即使在低能激光辐照或高速打标情况下亦能在其上形成鲜明的白色标志。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涉及:
(1)一种激光打标的物品,其表面上有二层或多层薄层,其中并非最外层的一层为激光打标基本制剂构成的薄膜,含有吸收激光束的带白色的无机化合物粉末和粘合剂为其基本组分;
(2)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的物品,其中所述物品为标签;
(3)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的物品,其中所述激光打标基本成分制成的薄膜厚1至5μm;
(4)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其中所述带白色的无机化合物粉末为多价的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铝化合物、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或草酸盐;
(5)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其中带白色的无机化合物粉末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900至1000cm-1范围内;
(6)根据(5)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其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900至1000cm-1范围内的所述无机化合物为氢氧化铝、云母或滑石;
(7)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其中,所述粘合剂是能溶于溶剂的粘合剂;
(8)根据(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其中,在激光打标基本制剂中,吸收激光束的带白色的无机化合物粉末占整个固体成分的比例为5至95%(重量),粘合剂所占比例为2至70%(重量);
(9)一种物品的激光打标方法,包括用激光束照射(1)中所述的激光打标物品;
(10)根据(9)所述的激光打标方法,所述激光束为红外激光;
(11)根据(10)所述的激光打标方法,其中所述红外激光为远红外激光;
(12)根据(11)所述的激光打标方法,其中激光束能量为0.1至1.5 J/cm2;
(13)一种激光打标基本制剂,所含基本组分为吸收激光束的一种带白色的无机化合物粉末和一种粘合剂。
本发明的激光打标物品是在其表面上有2层或多层薄膜的物品,其中并非最外层的一层是激光打标基本制剂制成的一薄膜层,含有吸收激光束的带白色的一种无机化合物粉末和一种粘合剂作为基本组分。激光打标基本制剂含有吸收激光束的带白色无机化合物粉末和粘合剂作基本组分。该制剂最好具有淡色调的带白颜色,如白色、红白色、蓝白色、黄白色。稍黑的白色,等等。将该种制剂涂于基体上构成底层,然后在其上加一带色或无色层以取得本发明的物品,用激光对其辐照,可在物品上形成带白色的标志。
本发明中所能使用的能吸收激光束的带白色无机化合物粉末并无特殊限制,只要能吸收激光束并能在受到激光束辐照时产生带白的颜色。然而,从用作基底的观点出发,化合物粉末最好具有淡色调的带白颜色,如白色、红白色、蓝白色、黄白色、稍黑的白色,等等。构成化合物粉末的材料有多价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铝化合物、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草酸盐、等等。“带白颜色”这一名词所包括的颜色是,在观察整个粉末材料时它们可以说是白色,在观察单个颗粒时呈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粉末的平均颗粒直径一般为2μm或更小,尤其适宜的是1μm或更小,系用Shimadzu公司SA-CP2型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计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2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芳基取代的吡啶类化合物
- 下一篇:有源零拍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