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4055.9 | 申请日: | 199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漆宗能;柯扬船;李强;周砚珠;丁幼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层状 硅酸盐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由PET与无机物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广泛用于纤维,薄膜,和工程塑料,由于其热变形温度低,结晶速率也低,以及其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无机填料填充PET,如专利JP06049344报道了加入玻璃纤维填充PET及滑石粉,专利R U2052473报道了加入高岭土,硅灰石等填充PET,可改善尺寸PET稳定性和提高刚度,但是,由于PET熔体共混复合能耗高,易降解,设备磨损大,所得PET复合材料结晶速率低,结果不尽满意。专利JP06049344报道了利用有机核-壳结构充填PET,得到的PET复合材料,虽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但是,复合材料的加工模具温度较高,热变形温度(HDT)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专利JP08199048报道的是利用氟云母,制备PET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发明的原位插层共聚制备聚酰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8593A),从根本上克服了机械共混的上述缺点,使无机填料的刚性,耐热性与有机聚合物的韧性,可加工性在纳米尺度上达到满意的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插层共聚的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可采用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这两种合成方法。A,直接酯化法。所适用的二元酸单体为,如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或芳环取代的对苯二甲酸。所适用的二元醇单体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或1,6-己二醇等。B,酯交换法(即间接酯化法)。所适用的二元酸单体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间苯二甲酸二甲酯或芳环取代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所适用的二元醇单体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或1,6-己二醇等。
本发明的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中,层状硅酸盐经过插层反应后,作为第三单体加入并与聚酯(PET)单体愿位共聚合反应得到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的聚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组分和含量(重量份)如下:直接酯化法(A法):
二元酸 69-74
二元醇 26-31
层状硅酸盐 0.5-50(较佳为0.5-10)
插层剂 0.001-50(较佳为0.001-1.0)
催化剂 0.001-0.5(较佳为0.001-0.1)
分散介质 10-1000
质子化剂 0.005-50(较佳为0.001-1.0)
添加剂 0.001-1.0间接酯化法(B法):
二元酸二甲酯 69-76
二元醇 24-31
层状硅酸盐 0.5-50(较佳为0.5-10)
插层剂 0.001-50(较佳为0.001-1.0)
催化剂 0.001-0.5(较佳为0.001-0.1)
分散介质 10-1000
质子化剂 0.005-50(较佳为0.001-1.0)
添加剂 0.001-1.0
本发明的直接酯化法(A法)所适用的二元酸单体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芳环取代的对苯二甲酸。所适用的二元醇单体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
本发明的间接酯化法(B法)所适用的二元酸二甲酯单体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芳环取代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所适用的二元醇单体为,乙二醇,丁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
本发明的A法与B法所适用的层状硅酸盐主要包括蒙脱土,麦加石等矿物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4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机井架
- 下一篇:调节空气流流量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