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盖钢冷锭加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4172.5 | 申请日: | 199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2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洁,阎效泗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盖 钢冷锭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盖钢冷锭加热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均热炉加热压盖钢钢锭的工艺,属于初轧钢锭加热过程的控制。
现有技术中,压盖钢冷锭加热的一般工艺过程为:钢锭装炉后即供给燃烧最大燃料,使炉温迅速上升,达到预定的出钢炉温。然后,逐渐减少燃料供给量,保持炉温不变,直到钢锭烧好出炉,加热控制过程简单,见图1。所存在的问题在于:这种加热方法在加热初期钢锭内外温度差极大,使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这种温度应力与钢锭浇铸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方向刚好相同,形成应力叠加,增大了轧制时拉裂的出现,造成压盖钢冷锭的初轧收得率低。而且,钢锭越大,残余应力越大,尤其对于上浇法生产的大锭型钢锭,其本身坚壳带薄,残余应力大,再加上加热时受到叠加温度应力的影响,轧制时就更容易在薄弱处产生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的压盖钢冷锭加热方法,以减少压盖钢冷锭初轧后所产生的裂纹缺陷,提高收得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压盖钢冷锭加热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
1、炉温为750-850℃时,将钢锭装入均热炉;
2、钢锭装入均热炉后,停止炉内燃料供应,预热10-30分钟;
3、以每小时100-140℃的速度将炉温升至950-1050℃,保温20-40分钟;
4、供给燃烧最大燃料,快速将炉温升至规定的最终均热温度,逐渐减少燃料供给量,保温至钢锭烧好出钢。
规定的最终均热温度为1300-1340℃,保温480-550分钟出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盖钢冷锭加热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压盖钢冷锭加热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中:横座标t为时间,单位为分钟;
纵座标T为温度,单位为℃。
如图2所示,压盖钢冷锭装炉后,在炉内预热一段时间,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升温,并在一定温度保温。这种加热方法,在加热初期阶段,使钢锭内外温差减小,因而在钢锭内产生的温度应力也小。同时,在这一阶段因炉温低,相应的废气温度也低,带走的热损失少,使炉子的燃料消耗减少。采用本方法完成压盖钢冷钢的整个加热过程大约需要12-15小时,比现有技术延长了30-50分钟,尽管如此,因为钢在加热过程中的氧化烧损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与加热温度成三次方指数关系,由于本发明方法,在钢锭加热初期炉温低,因而具有明显的减少烧损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加热过程产生的温度应力小,减少了初轧裂纹缺陷,提高了压盖钢冷锭的初轧收得率,同时降低了炉子的能耗及钢锭在加热过程中的氧化烧损。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2个实施例。
实施例见附表。
采用本发明方法在均热炉中加热压盖钢冷锭41万吨,初轧后,与现有技术加热工艺的初轧产品相比收得率提高了1.24%。
附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4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