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互不相扰配电变压器、开关组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4329.9 | 申请日: | 199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00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俊;李澍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俊;李澍霖 |
主分类号: | H02B13/00 | 分类号: | H02B13/00 |
代理公司: | 电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燕义 |
地址: | 33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互不 相扰 配电 变压器 开关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属电力设备领域。
目前,我国配电柜多使用三相三柱△/Y0接线方式的配电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调压开关、高压熔断器(或断路器)等都装在变压器密封外壳的外边,体积大,占地多,维护工作量也大。而美国则普遍使用三相五柱Y0/Y0接线方式配电变压器的集成式配电柜,是把上述的高压负荷开关、调压开关、高压熔断器等器件的主体都放在变压器密封外壳的里边,体积小得多,占地少,维护工作量小。但它的接线方式,是把高压熔断器接在高压线圈的外边,其缺点是不能在中点不接地的系统中使用。因为,在中点不接地的系统中,无论变压器是按Y/Y0接线,还是按△/Y0接线时,当一相高压熔断器熔断时,均会使另两相处于远低于额定电压向外供电,这不仅影响供电质量,还可能造成用户电气设备因在过低电压下运行而遭受损伤。目前,在我国解决的办法是一相有故障,人为使三相同时跳断。这显然是不尽合理的办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电变压器、开关的接线方案,使其配电变压器无论使用在中点接地还是中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都能在一相或两相发生故障高压熔断器熔断时,保证不影响其它各相的正常供电,只有故障相处于完全断电状态,即成为一种三相互不相扰的配电变压器、开关组合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在中点不接地的系统中,或中点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的系统,以及中点直捷接地系统中通用,都能做到故障相不干扰其它相正常供电的“互不相扰”要求;体积小、占地少、易维护。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在一个具有引出线套管(1)的蜜封外壳(2)中,装有铁芯(3),线圈(W),高压熔断器主体(R),高压负荷开关主体(K1),调压开关主体(K2)以及填充绝缘(4)。其操作机构(5)和监测、控制机构以及低压开关都装在壳体外的同一块面板上。其变压器的铁芯(3)是五柱磁路结构,在中间的三个芯柱上,分别绕有A、B、C三相的高压线圈WA1、WB1、WC1和低压线圈WA2、WB2、WC2,其中低压线圈的接线方式为Y0接线,即低压线圈的三个非极性端x、y、z短接并引出中性点n,由a,b,c,n四个端点输出,成为Y0接线方式,本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每相高压线圈上串接高压熔断器RA,RB,RC,分别与三相高压线圈WA1,WB1,WC1构成三相
‘高压相臂’A′X臂、B′Y臂、C′Z臂,高压侧的接线方式是以‘高压相臂’为单元,接成△形方式,由A’,B’,C’三个端点作高电压输入端。
在我国现行配电网多为中点不接地系统,一般使用配电变压器为△/Y0接线方式,即高压线圈接线方式为三角形(△)接法,而△/Y0接法有多种,例如△/Y0-11,△/Y0-1,△/Y0-5,△/Y0-7等。目前,我国最常优选△/Y0-11接线方式,其连接次序如下:A’连接Z;B’连接X;C’连接Y,由A’、B’、C’三个端点作高电压输入端。
为了改善高压熔断器的遮断能力和安秒特性,将每个‘高压相臂’中的高压熔断器用两个不同特性的高压熔断器串联,其中一个是遮断电流熔断器,另一个是过负荷电流熔断器。
附图说明:
图1,用于中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互不相扰配电变压器、开关组合装置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高压相臂’中串有两个高压熔断器的原理接线图,
a.串接在高压线圈的一端;
b.分别串接在高压线圈的两端;
图中:
(1)---引出线套管
(2)---密封外壳
(3)---铁芯
(4)---填充绝缘
(5)---消弧线圈接线端
WA1,WB1,WC1---三相高压线圈
WA2,WB2,WC2---三相低压线圈
RA,RB,RC---高压熔断器
RA1,AB1,RC1---遮断电流熔断器
RA2,RB2,RC2---过负荷熔断器
K1---三相高压负荷开关
K2---调压开关
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俊;李澍霖,未经张旭俊;李澍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4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
- 下一篇:光化学蚀刻制做金属照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