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声道三维立体声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97105179.8 | 申请日: | 199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8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俣人;王天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俣人 |
主分类号: | H04S1/00 | 分类号: | H04S1/00;H03F3/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道 三维 立体声 处理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保真音响处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两声道三维立体声处理器。
据报道,两声道三维立体声处理器始出于美国SRS。SRS两声道三维立体声在一个相当大的圆形区域内听音都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消除了普通立体声听音时的“皇帝”位。这是SRS的显著优点。据《电子报》(地址:成都市金河街75号)1997年5月25日第21期第十三版“再谈SRS及SRS新IC-M62430”的文章介绍,SRS电路的信号处理过程非常繁琐,将输入其中的左声道信号L和右声道信号R进行了多次加、减、倒相、频率补偿和放大,必然使信号蒙受损失和产生失真,也使电路过于复杂,既增加成本又降低可靠性。《电子报》1997年5月25日第21期第十三版上还有一篇名称为“SRS5250S高保真3D环绕升级板”的介绍文章,所介绍的SRS5250S升级板也相当复杂,而且价格很贵,每块售168元。这说明SRS5250S的成本也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真度高而电路又十分简单的两声道三维立体声处理器。该处理器除可实现类似SRS两声道三维立体声效果外,还具有数字延迟型空间环绕声的纵深感效果,亦即营造的空间声场更大,并具有更高的保真度。由于电路简得不能再简,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可靠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减法器,使一个减法器的同相端与另一个减法器的反相端相连后分别接左声道的输入信号L和右声道的输入信号R,并使其中一个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为(m+n)L-nR,另一个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为(m+n)R-nL,分别作为左、右声道的三维立体声输出信号。m取奇数,用以调节中间声和空间感,取值越大,中间声和空间感越强;n取自然数,用以调节空间感,取值越大,空间感越强。
本发明使用的减法器由电阻和运放连接构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与其反相端连接,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电阻与减法器同相端连接,运放的反相端通过电阻与减法器反相端连接,运放的输出端与减法器的输出连接,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还分别接一电阻到地。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端之间连接的电阻的阻值,分别为运放的同相端与减法器同相端之间连接的电阻的阻值的m+n倍和运放的反相端与减法器反相端之间连接的电阻的阻值的n倍。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对地电阻的取值,须使运放同相端的全部电阻并联值等于运放反相端的全部电阻并联值。
附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附图2是本发明所用减法器的结构图。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发明由第1减法器13和第2减法器13连接构成,第1减法器13的同相端9与第2减法器13的反相端10连接后接左声道的输入端LIN,第1减法器13的反相端10与第2减法器13的同相端9连接后按右声道的输入端RIN,第1减法器13的输出端12接左声道的输出端LOUT,第2减法器13的输出端12接右声道的输出端ROUT,第1减法器13的接地端11接地,第2减法器13的接地端11也接地,左声道输出端LOUT输出三维立体声信号(m+n)L-nR,右声道输出端ROUT输出三维立体声信号(m+n)R-nL。
如图2,本发明所用减法器13由第1电阻1、第2电阻2、第3电阻3、第4电阻4、第5电阻5和运放6连接构成,减法器13的输出端即运放6的输出端12通过第5电阻5连接运放6的反相端8,运放6的同相端7通过第1电阻1连接减法器13的同相端9,运放6的反相端8通过第3电阻3连接减法器13的反相端10,运放6的同相端7和反相端8分别通过第2电阻2和第4电阻4连接减法器13的接地端11,第5电阻5的阻值为第1电阻1的阻值的m+n倍和第3电阻3的阻值的n倍,第2电阻2和第4电阻4的取值,必须使运放6同相端7的全部电阻并联值等于运放6反相端8的全部电阻并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俣人,未经王俣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调节装置的座椅靠背
- 下一篇:使用热转印膜的热转印印刷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