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设备和印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5442.8 | 申请日: | 199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鞭常雄;野口良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的印刷设备和印刷方法用来印刷一根细圆筒形管如阴极射线管的颈部的内表面。
在一根细圆筒形管如阴极射线管的颈部的内表面上施加油墨或用油墨来完成印刷的传统方法例如包括发放系统和喷墨系统。
在发放系统中,有一连接到供应油墨的油墨筒上的喷嘴被插入到圆筒形管内,将压力施加在油墨筒上以便将油墨供应给喷嘴,油墨就被施加在圆筒形管的内表面上。在喷墨系统中,采用许多细管替代发放系统中的喷嘴,油墨就从这许多细管中被喷射出来。
上述这两系统被称为直接描绘系统。它们需要长时间来将一个图样印刷在一块大面积上。另外,当要在一个内径小的圆筒形管的内表面上进行印刷时,由于不可能将许多喷嘴插入到内径小的空间内,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印刷。对于长的圆筒形管,还必须有长的喷嘴,致使油墨容易堵塞喷嘴,成为其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印刷设备,采用该设备能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在细圆筒形管的内表面上完成印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印刷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在细圆筒形管的内表面上完成印刷。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印刷设备具有:一个圆筒形的转印套,一个设有多个孔眼并被插入到转印套内的圆筒形支承装置,一个用来使转印套和要被印刷的物件定位的定位台阶,一个用来将转印套和支承装置放入到要被印刷的物件内的滑动装置,以及用来通过支承装置将压力施加到转印套上以便使其外表面与要被印刷物件的内表面接触的施加压力装置。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圆筒形孔”“圆筒形”和“圆柱形”都是广义的,它们包括接近圆形的截面形状如椭圆形。
最好定位台阶能使转印套和要被印刷的物件定位在同一轴线上。
另外,最好转印套由一种材料构成,当通过支承装置的孔眼施加压力时该材料能膨胀并突起,而当解除压力时则能收缩。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油墨施加到圆筒形转印套的外表面上,将转印套插入到要被印刷物件的圆筒形孔内,以及将压力施加到转印套上,以便用油墨印刷孔的内表面。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印刷方法采用了被称为“衬垫印刷”(padprinting)的转印方法,其中油墨被粘附在一个圆筒形转印套的外表面上,通过在一预定图样的内侧施加或解除压力能使该转印套膨胀或收缩,而该转印套被插入到内表面要被印刷的圆筒形孔的,现在将压力施加到转印套上使它膨胀并使其外表面抵压在圆筒形孔的内表面上,这样,粘附在转印套外表面上的油墨便被转印到圆筒形孔的内表面上。
采用这种印刷方法,圆筒形孔的整个内表面能在一次被印刷,因此只需短时间便可印刷圆筒形孔的内表面。这对印刷一块大面积特别有利。另外,只要改变油墨粘附在转印套上的图样便可随意改变印出的图样,因此图样的自由度很大。
最好还包括一个将转印套和要被印刷的物件定位在同一轴线上的步骤。另外,最好转印套由一种材料构成,当通过支承装置的孔眼施加压力时该材料能膨胀并突起,而当解除压力时则能收缩。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提供的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一个设有多个孔眼的圆筒形支承装置插入到一个圆筒形转印套内,将油墨按预定的图样施加到圆筒形转印套的外表面上,使转印套和要被印刷的物件定位,将转印套插入到要被印刷物件的圆筒形孔内,通过支承装置将压力施加到转印套上,使其外表面与要被印刷物件的内表面接触,以及在转印套解除压力后,将转印套从要被印刷物件的内表面上抽出。
最好还包括一个将转印套和要被印刷的物件定位在同一轴线上的步骤。另外,最好转印套由一种材料构成,当通过支承装置的孔眼施加压力时该材料能膨胀并突起,而当解除压力时则能收缩。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面关于较优实施例的说明后当可对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一些目的及特征有更清楚的了解,其中: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刷设备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1B为图1A的印刷设备在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2为在轴向上的剖视图,该图示出图1A和图1B中的印刷设备被插入到要被印刷物件(工件)的圆筒形孔内的状态;
图3为在轴向上的剖视图,该图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设备的转印套被膨胀并抵压在工件内表面上的状态;
图4为在轴向上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设备在转印到工件内表面上结束后紧接着的状态;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印刷完的工件内表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设备和一块凹版的透视图;
图7A和图7B为凹版上凹槽图样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屈洛昔芬治疗心血管疾病
- 下一篇:飞机遇险人员自动安全脱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