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把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5600.5 | 申请日: | 199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一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5/02 | 分类号: | E05B5/02;E05B3/04;E05C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把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上配电盘贮藏箱等的门、在设置于主体上的槽形凹部收纳有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有小齿轮的操纵轴上的把手的门锁把手装置。
配电盘贮藏箱的门锁把手装置已提出过各种结构的方案。但,确定能锁上的突出于门表面的量大,相反,突出量小的又不能完全锁上,满足两种要求的门锁把手装置现在还没开发出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突出于门表面的量极小、且能确实锁上的门锁把手装置。
若采用附图中的参考标号进行说明,则本发明的一种门锁把手装置,包括:固定在门(1)上的主体(2);可转动且不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主体(2)上的操纵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操纵轴(5)的基端部的把手(4);固定在操纵轴(5)的前端的小齿轮(6);设有与小齿轮(6)啮合的齿部(8)、由固定在主体(2)上的罩子(17)导向仅能上下滑动的一对齿条(7);固定在齿条(7)的前端、前端能与固定框体侧的锁销座卡合、分离的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具有向门(1)的背面侧突出的槽形凹部(3),所述把手(4)在锁上时收纳于该槽形凹部(3)内,在把手(4)的前端收纳有由弹簧(11)使其弹压伸出的卡合球(10),设置在拉出把手(4)时与该卡合球(10)卡合的凹坑(12),使锁杆(13)可以该把手(4)的中间部滑动,在该锁杆(13)上设置与该槽形凹部(3)内的挂钩(16)卡合的钩部(14),并且设置在该钩部(14)与挂钩(16)卡合的方向上弹压该锁杆(13)的弹簧(15),在锁上时,使把手(4)保持在收纳于主体(2)的槽形凹部(3)内的位置。
在开锁时,将手指伸进把手4的下端和槽形凹部3的间隙中,拉出把手4。当使把手4以操纵轴5为中心向规定方向旋转时,固定在操纵轴5上的小齿轮6旋转,设有与该小齿轮6啮合的齿部8的一对齿条7上下方向滑动。固定在齿条7的前端的杆9的前端脱离固定框体侧的锁销座,从而锁被打开。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锁把手装置的右视图。
图2是该锁把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该锁把手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把手4的前端用横穿轴销18支承在操纵轴5的基端部,而且,该把手4的前端,在径向的盲孔20中内藏有弹压弹簧11和卡合球(クリクボ一ル)10。该卡合球10在将把手4从槽形凹部3中拉出时卡在操纵轴5的凹抗12中。在把手4的中间装有横穿销21引导其滑动的、设有与槽形凹部3内的挂钩16卡合、分离的钩部14的锁杆13,该锁杆13由弹簧15使其具有向卡合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操纵轴5分解为把手4连接的前半部5a和内小齿轮6构成的后半部5b、前半部5a和后半部5b配合连接,使其一体旋转,并用小螺钉19夹紧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门锁把手装置,由于在主体2上设有伸向门1的背面的槽形凹部3,在锁上时将把手4收纳于该槽形凹部3中,所以把手突出于门表面的量极小。由于在把手4的前端内藏有弹簧11和卡合球10,所以,该卡合球10在将把手4从槽形凹部拉出时,卡在操纵轴5的凹坑12中,由于弹簧11的弹压而确实支承住把手4。由于在把手4的中间安装着可滑动的、设有与槽形凹部3内的挂钩16卡合,分离的钩部14的锁杆13、由弹簧15使该锁杆13具有向卡合方向移动的趋势,因此,在锁上时确实能将把手4收纳于槽形凹部3内,不必担心不小心伸出来而妨碍通行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泷源制造株式会社,未经泷源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红花萃取物中分离红花黄染料的方法
- 下一篇:振动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