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5620.X | 申请日: | 199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武继彪;周广森;王京娥;杨福安;姚乾元;徐新刚;时延增;单卫华;张玉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感冒 中药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柴黄口服液。
流行性感冒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病原学证实90%以上的感冒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素等西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应用中药治疗流行性感冒为目前的研究方向。传统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中风热感冒尤为常见。在感冒初起时,多采用“辛凉解表剂”,但感冒加重至外有表邪,内有里热时,常需给予“解肌退热”类中药。但目前此类中成药十分缺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速效、高效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利用柴胡辛散风热邪气,和解表里,解郁舒肝;辅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利胆,二药相须为用,共收清热解表之功。药效学表明,本发明可明显降低家兔由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高热,并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的生长繁殖;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并可抑制大鼠琼脂肉芽肿生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柴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取1000毫升柴黄口服液,所需药物配方含有柴胡500-600克,黄芩450-550克,苯甲酸钠2.5-3克。药物制备方法:将黄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硫酸调PH至2,静置,滤取沉淀,用适量乙醇洗涤后干燥,备用;将柴胡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放置;药渣加水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冷藏(-2-2℃)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加入黄芩提取物,调整PH但,加水至体积,冷藏48小时,过滤,加入柴胡挥发油蒸馏液,蔗糖、苯甲酸钠,灌装,消毒。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2支。
本发明的特点和效果是;本发明柴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表,辛散风热之功效。临床主治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周身不适,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等症。经三家医院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柴黄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总有效率达93.4%,其中总显效率为60.38%;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率达60.4%;对于风热感冒主症发热、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周身不适临床总效率均在86%以上。具有起效快,退热快,退热后不反复,改善症状迅速之特点。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是一种疗效可靠,速效高效的治疗感冒的新药。
实施例:
取柴胡550g,黄芩500g,将黄芩置于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硫酸调PH至2,静置,滤取沉淀,用乙醇适量洗涤后干燥,备用;将柴胡置提取罐内,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放置;药渣加水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2-2℃)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加入黄芩提取物,调整PH值,加水至体积,冷藏48小时(-2-2℃);过滤,加入柴胡挥发油蒸馏液,蔗糖150g,苯甲酸钠3g,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消毒,即成本发明柴黄口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未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