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泵与有杆泵接替举升采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5893.8 | 申请日: | 199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004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卿;张琪;史君绩;樊灵;李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文锋 |
地址: | 25723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泵 有杆泵 接替 采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用泵从井中采油的方法,具体而言是将喷射泵与有杆泵组合应用接替举升采油方法。
油田开发中、后期,大批抽油井产量递减较快,其原因是地层压力下降,动液面下降,导致泵吸入压力下降,有杆泵工作处于半充满状态。若只用有杆泵深抽,则受到杆柱强度限制,目前下泵深度在2500~2600米,且泵效很低。若只用喷射泵深抽,目前可达2900~3000米,但需要在地面给动力液升压10~20MPa,动力费用较高。经检索发现两篇文献,一篇是《带射流增压装置的有杆泵》(见苏联《石油工业》1989No1.51~54页),另一篇是《有杆射流增压泵应用技术》(见《石油钻采工艺》1995No4.88~91页)。这两篇文章论述的都是将射流装置与有杆泵组合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有杆抽油泵。其中的射流装置起增压作用,目的是提高有杆泵的泵效。虽然比单体有杆泵和单体喷射泵都有先进之处,但其泵深却未能超过2300米。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将有杆抽油泵和喷射泵两种采油方式进行巧妙组合应用,提供一种深井接替举升采油方法。由最下方的喷射泵将油井产出液举升到有杆泵正常抽汲深度,再由有杆泵将油井产出液抽出井口。既不需要为喷射泵深抽增高动力液压力,又能提高有杆泵深抽泵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喷射泵与有杆泵接替举升采油方法,其特征是将封隔器、喷射泵、油管柱、有杆泵自下而上依次接在油管下方下到油井中。喷射泵深度和有杆泵深度根据喷射泵举升高度和设计抽汲深度确定。喷射泵与有杆泵之间由油管柱相连。由封隔器将喷射泵固定住,并将油层与油、套管间环腔隔开。动力液由井口处进入油、套管间的环形空腔,经井下喷射泵与油层产出液混合,喷射泵将此井液举升到一定高度,然后由有杆泵系统接替举升,将井液举升到地面,实现深抽采油。
上述接替举升采油方法用的喷射泵,选用套管式反循环泵,喷咀直径φ1.5~3.2mm,有杆泵选用管式泵。
上述接替举升采油方法用的动力液,采用油田注入水或不经处理的油井产出的一部分油水混合液,其压力不大于5MPa。
上述接替举升采油方法若用油田注入水作为动力液,需经精细过滤,在井口加1.5mm孔滤网,喷射泵入口加1.5mm小滤网。
本发明按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后,其主要优点是:由于喷射泵不需将井下液体直接举升到地面,所以与只用喷射泵深抽相比,可大大降低井口动力液压力(只需5~10%),因而可大大降低地面动力液设备费用(只需1.5~2%)。由于有杆泵不是下到井底直接深抽,所以不受抽油杆强度限制,防止断脱事故发生。既能充分发挥喷射泵和有杆泵各自的优点,又能弥补各自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上述射流增压有杆泵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解决了低产油井深抽难题。如果动力液经地面加热后注入油、套环形空腔,还可起到井筒防蜡降粘作用,减少井筒流动阻力,从而降低有杆抽油泵系统的负荷,适用于深层高凝低渗油井的举升采油。具有高效、增产、降耗、安全等优点。
附图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及井下设备安装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阐述如下:
附图中,1是油井油管,2是油井套管,3是有杆抽油泵,4是油管柱,5是喷射泵,6是封隔器。A是油、套管间环形空腔,B是油水混合液出口,C是动力液入口,G是地面,R是油层。
由图中可见,封隔器6、喷射泵5、油管柱4和有杆泵3,在油井中自下而上依次接在井下油管1的下方。喷射泵5可下至油井深度3500米,能使井液举升到离地面1500米,有杆泵3可下至油井深度2000米,其沉没深度为500米。喷射泵5与有杆泵3之间的油管柱4为1500米。封隔器6既能使油层R与油、套环形空腔A隔开,又能固定住喷射泵5。喷射泵5选用反循环泵,喷咀直径φ1.9mm。有杆泵3选用φ57mm(I级)管式长筒泵。从注水站接管线至井口,掺进油田注入水(精细过滤)作为动力液。井口加1.5mm孔滤网,喷射泵5的入口加1.5mm小滤网。
动力液由入口C进入油、套管间环形空腔A,经喷射泵5与油层R的产出液混合。喷射泵5将井液举升到有杆泵3以上,使有杆泵3有一定的沉没深度。再由有杆泵3接替举升,井液沿油管1上升到地面G,从出口B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未经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脑通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远红外粘合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