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6405.9 | 申请日: | 199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从善;汤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兰英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增透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传统的增透膜,或者用MgF2或者用MgF2、ZnS及ZrO2或者是用其它体系的材料构成双层膜或更多层膜系,由于所选用镀膜材料本身折射率的限制,单层膜增透效果不理想,多层膜工艺又复杂,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溶胶-凝胶方法(sol-gel)制膜过程中形成多孔微观结构,具有更小的折射率,可达到1.22,单层增透效果很好(见已有技术1:I.M.Thomas,High power laser damage threshold porous silica antireflectivecoating.Applied Optics,1986,25(9):1481~1483)。溶胶-凝胶法制备增透膜在强激光领域已有应用(见已有技术2:P.F.Belleville etc.,Ammonia-hardening of porous silicaantireflective coatings.SOL-GEL OPTICS III.Proc.SPIE,1994,2288:25~32)。但是,这种膜有一缺点是易擦伤,不能承受物理接触,这本身在强激光领域中对KDP晶体镀膜是一优点,但在某些应用方面,还要求膜层具有强的结合性能、无机化程度高等。例如,为了提高高功率激光泵浦效率,要求泵浦灯管壁及滤光隔板均涂以增透膜,以消除费涅尔反射。这种增透膜不仅具有很高的减反射效果,同时必须能经受反复清洗擦拭和强光辐射而不损坏。另外在电视、微机屏幕增透,可减小环境光线反射引起的环境图象对本身信号的视觉干扰。对照相机镜头等光学器件增透,增加图象清晰度。在这些应用场合,膜层必须有一定的接触强度,因为当膜层上面有灰尘等污染时,可不影响膜层安全清洗。
本发明的目的即以上述应用为目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膜层,采取特殊的后处理工艺,使得膜层与基片的结合力加强,提高膜层的抗擦拭能力,可用于激光器泵浦光学元件的增透或者微机、电视机屏幕及照相机镜头等增透,可承受较大强度的热和光的辐射,以及较强的擦洗。
本发明的二氧化硅(SiO2)增透膜的制备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在碱性气氛中进行高温强化处理。高强度的SiO2增透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1.基片的准备
首先将选择好的基片进行清洁处理,如选K9玻璃作为基片,用碱液清洗两次,然后用乙醇超声清洗一次,用蒸馏水超声清洗一次,放入干燥瓶中干燥备用。
2.溶胶的配制
用一定摩尔比量取Si(OC2H5)4(分析纯),C2H5OH(分析纯),NH3·H2O为原料。按图1所示的规程进行溶胶(SOL)的配制。SOL配制过程在通风厨中进行,相对湿度30%。SOL配好后,立即密封并搅拌,然后放在60℃的烘箱中反应,最后放置在干燥瓶内陈化,陈化时温度为20℃,相对湿度10%。经一定的时间陈化后进行拉膜。
3.膜层的制备
用提拉法或喷涂法或液面下降法制备薄膜。选择合适的拉膜速度,在可见光谱区增透。根据溶胶粘度的不同,提拉速度从4.73mm/min到70mm/min。最后是进行膜的强化处理。
4.膜层的碱性高温强化处理
用于碱性高温强化处理的装置是加热炉2,加热炉可以是管式炉或箱式炉。加热炉2内置有加热管1,加热管1可以采用石英管或者陶瓷管等。带有压力计的氨气(NH3)瓶6与加热管1相通。另有一连通管,一端通入加热管1内,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容器5内。
将制成的二氧化硅膜层3放入加热炉2中的加热管1内,通入氨气,并保持微正压的碱性气氛下,对加热管1缓慢升温,升温时间t1>1小时。当加热管1内的温度T>200℃时,保温时间t2>1小时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加热管1内的剩余氨气通过连通管,通进盛有水的容器5内,被水吸收。如图2所示。
经强化的二氧化硅膜能经受较大强度的擦洗,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在碱性催化条件下,溶胶中有大量的悬浮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含有-OH基的SiO2粒团。在碱性气氛中高温强化处理,产生如下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