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6490.3 | 申请日: | 199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0387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发明(设计)人: | 宗银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银虎 |
主分类号: | B64D17/80 | 分类号: | B64D17/80;B64D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忠 |
地址: | 2004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遇空难飞机的救护设备,应用于飞机在飞行中失控时的救助。
目前,全世界几乎每年都有数次空难事件发生,严重的造成机毁人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飞机作为交通工具,其使用已越来越频繁,迫切需要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虽然现有飞机上已有救生设备,但均是供人使用,尚未有人提出供飞机使用的救生设备。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飞机使用的救生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飞机因机械故障或恶劣气候等原因而导致的飞机坠毁不可避免的定论,使由此引起的空难事故减到最低点,挽回人类的生命与财产损失,造福于人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救生装置,其特点在于:该装置由降落伞、支撑架、固定板、叶片座、叶片、电动机、分流管、“T”字型分流管和外罩所组成,其中降落伞与支撑架相连,支撑架下有一叶片座与电动机相连。叶片座上连接有叶片,电动机下端设有分流管和“T”字型分流管,以上各部件均置于外罩内,外罩外侧壁连接有固定板,该设备安装在机身顶部或机翼上。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修,安全可靠。改变了人们的一般空间概念,扩展了思维定式,把庞大的飞机比作一个人,或一堆货物,利用空投货物的原理,在广阔的太空空间中,展示了一幕空投物品能安全到达地面本应有的规律。使飞机及其它飞行器,都能安全到达地面的定律得以实践。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该救生装置中降落伞3上端由绳索与连接件2相连后再粘固于装置帽1,下端由绳索6固定于支撑架7上,支撑架7粘固于外罩8的内侧壁上。支撑架7下有一叶片座9,其与电动机12的输出轴相连。该叶片座9上还连接有可转动的叶片10,电动机12通过螺丝固定于双层“十”字固定架11上,其还接有一触发按钮,该触发按钮置于驾驶舱内。双层“十”字固定架11粘接于外罩8的内侧壁上。电动机12下端还设有一分流管13,其与飞机气源相通,其下设有一“T”字型分流管14,下端再有一底部帽盖15与外壳8旋接。当飞机气源无法通过分流管13作为本装置空气源时,可打开底部帽盖15,通过“T”字型分流管14来提供气源。外壳8外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板5,该固定板5上开设有螺孔4,以安装在机身顶部或机翼上。
该装置集飞机推进器分流气流与自供气流两种工作方式为一体,其中转叶作用是在飞机推进器因机械故障不能分流气流的情况下,开启该装置。该装置应采用蓄电池供电启动,以防飞机因故障导致供电中断。气体进入腔内,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推动上部折叠的降落伞上移,冲出腔外,在飞机飞行时产生的高速气流冲击下,迅速打开降落伞,达到减缓飞机的前行速度,使飞机如空投货物般的缓缓到达地面。可根据飞机的本身重量以及下降时减缓速度的需要决定安装该装置的数量,或该装置内降落伞伞面直径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银虎,未经宗银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