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97106597.7 | 申请日: | 199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5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明 |
主分类号: | A61K31/12 | 分类号: | A61K31/12;A61K33/06;A61K33/28;A61K35/78;A61K35/6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311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烧的药物。
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容易遇到烧伤烫伤,所谓烧伤、烫伤,即是一切热力和化学损伤皮肤和组织所致。中医理论认为皮肤损伤致使防御失职,固摄无权导致津液外泄,邪毒内侵,表卫损伤,则卫气营血调和失控,至肌肤筋脉失养;冻疮、褥疮及皮肤溃疡亦多因肌肤组织受损,局部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而造成血肉腐败,上述皮肤烧伤、冻伤等疾病,虽然目前临床应用中,西药颇多,但效果显著者甚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病人痛苦少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其配方组份为:人造麝香1.0,珍珠粉(飞)60.0,煅石膏12.5,红升(飞)0.4,冰片12.5,蜂蜡25.0,桐油890.0。所述的人造麝香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固摄津液之功效,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固护失职、津液外泄及气血不畅之要药;红升、蜂蜡托毒拨脓,祛腐生肌;煅石膏、珍珠粉清热泻火、收敛止血;且珍珠粉润肤养肌容颜之功卓著;冰片辛香清凉用之以通脉活血,消炎止痛,故全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固摄津液、托毒排脓、化腐生肌、收敛止痛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按组份取人造麝香、煅石膏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再研磨成细粉,与珍珠粉混合均匀,冰片粉碎成细粉备用,红升按水飞法制成极细粉备用。
取人造麝香、煅石膏、珍珠粉的混合粉按套色法依次加入冰片、红升研磨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密闭储存备用。
取桐油加热至沸,微沸下加入蜂蜡,不断搅拌,使全部熔化,停止加热,乘热过滤,冰至室温,搅拌下缓缓加入上述混合药粉,移入高速搅拌器内高速搅拌10分钟(8000-10000转),静置3小时,灌装,密封包装,钴辐射灭菌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药物,主要由人造麝香、珍珠粉、红升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固摄津液,收敛收肌等功效,可用于轻、中度烧、烫伤、冻伤及皮肤溃疡等,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经对其抑菌作用测定,结果显示,烧伤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8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1g/ml,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祛瘀止痛及促进创面愈合和抗感染功能,临床观察中,涂本品30秒至1分钟即能止痛,用药数小时内渗液明显减少,临床总有效率达100%。同时具有使用方便,未见中毒、过敏等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烧伤烫伤外用药,适用于轻、中度烧、烫伤及冻伤、皮肤溃疡等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取人造麝香1.0g,煅石膏12.5g,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再研磨成细粉,取珍珠粉(飞)60g,将人造麝香和煅石膏混合粉与珍珠粉(飞)混合均匀。取冰片12.5g,粉碎成细粉备用,取红升(飞)0.4g,按水飞法制成极细粉备用。将已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的人造麝香、煅石膏、珍珠粉的混合粉按套色法依次加入冰片粉、红升,然后研磨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密闭储存备用。取桐油890g,加热至沸,微沸下加入蜂蜡25g,不断搅拌,使全部熔化,停止加热,乘热过滤,凉至室温,搅拌下缓缓加入上述混合药粉,移入高速搅拌器内高速搅拌10分钟,静置3小时,灌装,密封包装,钴60辐射灭菌即得。
本发明适用于轻、中度烧、烫伤及冻伤、皮肤溃疡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明,未经陈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层间歇式半水煤气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光纤编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