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螺纹端头的滚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6736.8 | 申请日: | 199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3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发明(设计)人: | 储士强;储宏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士强;储宏道 |
主分类号: | B21B15/02 | 分类号: | B21B15/02;B21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螺纹 端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专门适用于金属轧机的进行附加金属加工设备,具体地是指一种钢筋螺纹端头的滚丝装置。
对于钢筋之间的连接,通常已采用国际通行的连接方法,这就是将所要连接的钢筋的端头轧制成锥形螺纹,然后用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将两钢筋连接,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6229421.7就是公开了一种用于轧制钢筋螺纹端头的滚丝装置,该滚丝装置由一组(2至3个)轧轮构成,每一轧轮上均布有齿牙,各轧轮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在轧轮两端的轴上套有单向推力的轴承,各轧轮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每一个轧轮均为圆锥状,所以,利用该滚丝装置轧制钢筋时有一个不足之处是在轧制的同时,要对轧件进行切削后才能成形,所以,上述的滚丝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效率低、耗材的缺点,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轧制后的钢筋的强度减弱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滚丝装置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效率高、耗材少、且加工后的轧件强度高的钢筋螺纹端头的滚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滚丝装置一样,该滚丝装置,包括一组轧轮,每轧轮上均布有螺纹齿牙,各轧轮通过轧轮轴置于一空心圆柱体内,且各轧轮的回转轴心均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在轧轮轴两端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不同之处是:所述的轧轮是由圆锥体和圆柱体构成的组合轧轮,所述的螺纹齿牙至少分布在所述的圆柱体上。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由圆锥体和圆柱体构成的组合轧轮来取代原有滚丝装置采用的单一圆锥体轧轮,组合轧轮的锥体部分对所需轧制的工件先进行整形、引导,后进行轧制成直螺纹,所以在对钢筋进行轧制时,不需切削、加工后的轧件强度大大提高,且效率高、耗材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钢筋螺纹端头的滚丝装置的主要包括一组轧轮2,轧轮2的数量可采用二根或三根,当然也可以采用四根,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有三根轧轮,每一轧轮2是由圆锥体21和圆柱体22构成组合轧轮,圆锥体21部分的表面可以形成等距环形螺纹齿牙,表面也可以形成直槽、斜槽,也可以在表面排列形成各种凹坑的锥体,甚至可为表面形成光滑的平面的锥体,轧轮2的锥体21部分起到对轧件钢筋7引导、整形、挤压的作用,而整形、挤压又是对钢筋7能否轧制直螺纹的关键所在。轧轮2的圆柱体22部分上布有环形螺纹齿牙,当然圆柱体22上也可以布有三角螺纹齿牙、梯形螺纹齿牙,各轧轮2通过轧轮轴3置于一空心圆柱体1内,且各轧轮2的回转轴心均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如若有三根轧轮,则三根轧轮轴3之间的夹角互为120。在各轧轮轴3的两端分别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4,轧轮2位于球轴承4之间,在各轴承4的外侧还有垫圈5套于轧轮轴3上,这样可以调节相邻轧轮2轴向位置,若轧轮2数为N根,螺纹齿牙的螺距为T,则相邻轧轮的轴向位置差为T/N。如前所述,所有的轧轮2、轧轮轴3均放置于一端开口的圆柱体1内,圆柱体1的另一端用一盖盖合,圆柱体1的两端均留有轧件7(钢筋)可穿入的中心通孔以及轧轮轴3的通孔。
其工作过程与通常的轧机一样,将本发明的滚丝装置置于专用的轧机上,使轧件穿入滚丝装置的中心通孔中,开动轧机即可对其轧制,当轧制完毕后,将各轧轮旋转偏心轴顺向旋转,使轧轮脱开轧件,取出轧制后的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士强;储宏道,未经储士强;储宏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