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用清洗剂在审
申请号: | 97106896.8 | 申请日: | 199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80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培林 |
主分类号: | C11D1/722 | 分类号: | C11D1/722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王琪 |
地址: | 233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用 洗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用清洗剂。
电视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诸多电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荧光屏、影碟片、显示器及电器外壳进行清洗,以保证电器功能、外观不受影响,目前一般采用自来水或乙醇作为清洗剂,由于自来水中含有碳酸盐、硅酸盐等杂质,因此采用自来水清洗电器后,电器的被清洗表面上势必会留下模糊的涂层,清洗效果差,如采用乙醇清洗,清洗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另外,不管是采用自来水还是采用乙醇擦拭电器,均无法消除电器上附着的静电荷,而静电感应会影响人体的生态平衡,造成神经系统、心血管功能失调及导致皮肤病等。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器用清洗剂存在着清洗效果差和无法消除静电荷这两大缺陷,一则使得电器的功能和外观受到一定影响,二则使得人体健康受到一定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并可消除静电荷的电器用清洗剂。
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用清洗剂,它是由氢氟酸、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和乙醇混合配制而成,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氢氟酸 0.25-0.5%、烷基硫酸钠 0.05-0.07%、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 0.06-0.08%、乙醇 99.37-99.62%。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用清洗剂中除含有大量的乙醇外,还含有微量的氢氟酸、烷基硫酸钠和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其中:乙醇在本剂中用作溶剂,兼有洗涤作用,氢氟酸在本剂中用作化学抛光剂,对电器表面光洁度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在本剂中用作静电防止剂,能将电器表面的静电荷快速导出,使电器表面的静电荷得以消除,烷基硫酸钠在本剂中用作去污剂,对电器表面的污垢具有优良的溶解除去作用,综上所述,本电器用清洗剂中既有相互配合使用后可明显增强去污效果的乙醇、氢氟酸、烷基硫酸钠,又有能快速而有效地消除静电荷的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用清洗剂具有清洗效果好、去静电荷能力强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用清洗剂,其使用方法为:用干净的棉布等沾附本剂,擦拭电器之表面,即可将污垢除去及将静电荷释放掉,稍待片刻后,再以棉布等擦拭,即可得到清洁而又不带静电荷的表面,采用本剂擦拭电器后无须再用水清洗。这些足以说明本剂洗净效果好,去静电荷能力强,使用简单。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先分别称取组分及重量如下所述的4种原料一份:氧氟酸0.25g、烷基硫酸钠0.05g、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0.08g、乙醇99.62g,再将称得的上述4种原料加以混合,高速搅拌,全部原料分散溶混均一后,即得到100g稳定的电器用清洗剂。
实施例2:
先分别称取组分及重量如下所述的4种原料一份:氢氟酸0.4g、烷基硫酸钠0.06g、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0.07g、乙醇99.47g,再将称得的上述4种原料加以混合,高速搅拌,全部原料分散溶混均一后,即得到100g稳定的电器用清洗剂。
实施例3:
先分别称取组分及重量如下所述的4种原料一份:氧氟酸0.5g、烷基硫酸钠0.07g、聚氧乙烯(10)烷基酚醚0.06g、乙醇99.37g,再将称得的上述4种原料加以混合,高速搅拌,全部原料分散溶混均一后,即得到100g稳定的电器用清洗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林,未经陈培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营养保健蛋
- 下一篇:风扇叶片表面树纹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