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便收集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7332.5 | 申请日: | 199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3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之政 |
主分类号: | C05F3/04 | 分类号: | C05F3/04;E03F7/10;E03F5/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达县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显忠,陈学平 |
地址: | 63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收集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粪便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气动力将粪便器内的粪便和其载体限量的隔离水输送到制粒包塑装置内,使按配比计量的粪便液和适于农作物的干粉配料混合搅拌,挤压成粒,并在其表面包塑农用降解塑料膜,即制成包塑肥粒,适于农作物的干粉配料含水量低于10%,与粪便液的重量配比为:粪便液15-40%,适于农作物的干粉配料60-85%,总量为100%,气动力为2-6个标准大气压的冲击性压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粪便器内的粪便液输送到制粒包塑装置内的方法,或者是直接送入,或者是先将粪便液送入沼气池制取沼气后,再将其粪便液送入制粒包塑装置内,或者是将粪便液送入储粪池内,再送入制粒包塑装置内。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集粪便的粪便器,与粪便器相通接的气动力发生器和制粒包塑装置(64)三个部分,粪便器或者直接与制粒包塑装置(64)通接,或者是在粪便器和制粒包塑装置(64)之间设置与其通接的沼气池(61)和粪便液输送泵(63),或者是在其间设置储粪池(61)和粪便液输送泵(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粪便器由便器座(1)、位于便器座(1)下方并与其呈密封装配的存粪室(4)、装于便器座(1)上的冲洗水、气动力和隔离水限量操纵机构构成,存粪室(4)出口端设计成倒U型管(14),与粪便液输送管(15)通接,存粪室(4)后部上设计有隔离水限量溢流口(20)及其排水门(6)、气动力吹口(18),便器座(1)上口缘设计有环形冲洗水道(9)和档水圈(11),或者其口上设计有便器盖(2)和座圈(3),或者口旁设计有脚踏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洗水操纵机构由与座圈(3)或脚踏板(8)相装联的冲洗水操纵杆(7)及与其配装的延时开关(7a)构成,气动力和隔离水限量操纵机构由与座圈(3)或者脚踏板(8)相装联的气动力操纵杆(5)及与其配装的延时开关(5a)、与该延时开关(5a)通接的排水门驱动机构(1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冲洗水操纵机构的延时开关(7a)包括有阀座(43),装于其上的上阀盖(44)和下阀盖(45),装于其上内腔中的上压阀(51),装于其下内腔中的下压阀(52)和内套(49),装于下压阀(52)内的内阀(53),装于上压阀(51)阀杆上的压板(47),装于位于上阀盖(44)外面的阀杆上的弹簧(57)及其簧套(69),下压阀(52)上设计有泄流通道(68),阀座(43)的上下部内腔之间设计有阀门口(55),进阀口(50)与阀座(43)下内腔(54)之间设计有分压调节通道(56),该通道上设计有调节螺钉(59),阀座(43)与上阀盖(44)、下阀盖(45)、上压阀(51)、下压阀(52)之间设计有柔性密封垫圈(46)、(48),出阀口(58)与便器座(1)口缘上的环形冲洗水道(9)通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粪便收集处理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力和隔离水限量操纵机构的延时开关(5a)包括有与冲洗水操纵机构的延时开关(7a)相同的结构,并在其上压阀(51)及其阀杆内设计有气通道(75),该气通道(75)上设计有上通孔(72)、中通孔(71)、下通孔(70),未工作时,中通孔(71)与上阀盖(44)内的气通道(73)通接,下通孔(70)与阀座(43)的上内腔相通,排水门驱动机构(12)由壳体(12a),装于其内的活塞(12b),装于活塞杆(12d)上的回位弹簧(12c)以及壳盖(12f)组成,活塞杆(12d)与排水门(6)的驱动杆(6a)联接,壳体(12a)上的接口(12e)与上阀盖(44)上的气通道(73)通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之政,未经刘之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73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