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有机生活垃圾为材料的家具、装饰用的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7381.3 | 申请日: | 199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7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成;李虹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成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E04C2/02;B27N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10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生活 垃圾 材料 家具 装饰 板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以有机生活垃圾为材料的家具、装饰用的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对其进行焚烧处理的传统方法不仅要耗费大量能源,而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对其作无害化处理,并进而使其能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变害为利,是已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并已有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和成果。如,公开号为CN104190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垃圾为主的矿用人造木及制作方法”,采用的是先将垃圾筛选粉碎成细粒、大粒和纤长性物三部分后,各取一定比例量,与胶聚物混合,经热压、冷压或催化压制成型,成为其所称的“矿用人造木”。公开号为CN1044242A的中国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生产借助材料的方法”,是将经分选后的垃圾或粉煤灰干燥并粉碎过筛后,与粘接材料混合并加热,冷却后再加元明粉保温、碾压和在200~300吨压力下成型。这些人造材料或制造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尚未被普及和使用,目前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的仍还是焚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有机生活垃圾为原材料制造的家具、装饰用板材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加以合理利用,达到变废变害为利,并且可以大量节约天然木材的积极效果提供一种新途径。
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家具、装饰用的板材由经破碎和灭菌的有机物类生活垃圾干燥成分和固结后可具有刚性强度的胶联固结成分为成型材料,其内沿板材平面埋设有柔韧性的加强筋,其中成型材料中的有机物类生活垃圾成分的重量占成型材料重量的65~85%,其余为胶联固结成分及允许量的微量水份。其中所说的胶联固结成分在其中起的是粘结和固化的作用,它们可以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机类或无机类常用胶联固结成分中的一种,如,有机胶联固结成分中可选用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任一种,其用量可以为占成型材料重量的15~30%;无机类接连固结成分可选用硅酸钠,用量可以为占成型材料重量的20~35%。柔韧性的加强筋一方面是加强板材的强度,另一方面使板材还同时又能具有适度抗弯折性能所需的韧性。其材料可为竹条、玻璃纤维布或尼龙绳等常用材料,并且以天然材料的竹条为佳,其埋设的层数、筋条规格及其排布间隔等可视所用材料的类型和对所称板材性能及其使用领域而选定。
本发明所述的家具、装饰用的板材的制造方法是,将生活垃圾先作分离出其中的砖瓦、泥土、煤渣等无机成分类垃圾的分选处理,将处理后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进行破碎和药物灭菌处理,并在100~135℃的温度下干燥脱水至含水量≤2%后,按其占重量的65~85%的比例与占剩余重量比例的固结后可具有刚性强度的有机类或无机类胶联固结成分中的一种混拌均匀成为成型材料,并将上述柔韧性的加强筋沿板材平面埋设于其中,在胶联固结成分的常规固结成型条件下固结成型为所述的板材。其中的破碎处理是为了便于以后的灭菌、干燥及与胶联固结成分的均匀混拌等后续步骤的操作,因而对其破碎的均匀度及破碎后的规格大小程度并无特殊要求。由于是以生活垃圾为原材料,因此对其作灭菌处理是必要的。所用的灭菌药物可以在新洁尔灭、洗必泰、氯胺(氯亚明)、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过氧乙酸、环氧乙烷、苯酚(石碳酸)、煤酚(甲酚)、复合酚(菌毒敌农乐)、福尔马林(甲醛)、聚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次氯酸盐类)、消毒净、杜灭芬(消毒宁)、利凡诺、中性吖啶黄等常用灭菌消毒类药物中选用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方式使用,其具体的用量、处理温度、时间等使用条件和要求按所选用的灭菌药物各自的常规要求处理。为提高灭菌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可以采用如喷雾等能使其充分均匀混合和接触的适当方式进行。
由于有机生活垃圾中通常有相当大比例的含水量,必须将其干燥脱水至含水量≤2%后才能用作板材的成型材料成分。并且,经过灭菌和干燥脱水处理后,可作为成型材料使用的这些成分也可以同时达到了脱除其原有的各种臭味和异味的目的和效果了。
当使用的有机类胶联固结成分为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任一种时,其用量可以为占成型材料重量的15~30%,成型时按该树脂常规的成型条件处理,如在135~150℃的温度和10~20千克/平方厘米(表压)的压力下完成,成型时间视所制板材的厚度而定,其成型过程中的有关操作方法和控制指标均可按所选用的胶联固结树脂的常规要求处理。所说的柔韧性的加强筋以采用竹条为佳,其宽、厚度的规格,以及其埋设时的间隔距离和埋设层数,可根据所制板材的技术要求和应用领域而定。
当采用的是硅酸钠类无机胶联固结成分时,其用量可以为占成型材料重量的20~35%,且可采用其通常的在压紧自然放置条件下或于100℃以下的加热条件下固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成,未经李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7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奶汤圆
- 下一篇:二咖啡酰氧基--奎宁酸在制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