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胱氨酸产品澄明度的配方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7455.0 | 申请日: | 199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970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云;唐尚坚;兰文祥;汤家芳;张世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云;渝州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23/25 | 分类号: | C07C323/25;C07C31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胱氨酸 产品 澄明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对用水解法提取生产的胱氨酸产中的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胱氨酸产品澄明度的配方及方法。
一般国内的胱氨酸生产厂家是采用人发或牲畜毛发生产胱氨酸,技术程度较低,产品的澄明度偏低,而做为主要用户的国外用户对胱氨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日本味之素公司,85年的企业标准对澄明度的要求为96%,88年后,该企标对此指标又作了更高要求,确定为98%,已超过了我国内国行标HG2030-91中的最优级产品的要求,这令大多数作为供货方的中国国内生产厂家难以达到,生产的低品位产品根本无法作为成品直接出口销售,一般只好作深加工的半成品销售。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胱氨酸澄明度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最能反映氨基酸行业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的技术刊物,莫过于武汉出版的“氨基酸杂志”,其中有关胱氨酸产品质量报道的文章,如93年第四期汤家芳教授的文章“胱氨酸的质量控制”;94年第四期“L-胱氨酸生产杂质源及其除去方法”,它们均未具体提出一种有效的提高胱氨酸澄明度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胱氨酸的澄明度作改善和提高的配方和方法。
本发明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胱氨酸生产过程中,或在其不合格成品里,加入一定比例组份的化学配方物质,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除掉胱氨酸产品中影响其澄明度的杂质,达到提高胱氨酸产品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用于提高胱氨酸澄明度的化学物质配方为:(重量比)
①表面活性剂0.1-50g∶无机酸50-2000g∶有机酸1-100g∶
活性炭100g
或②表面活性剂0.1-50g∶无机碱50-2000g∶有机酸盐1-100g∶活性
炭100g
其中:
无机酸可选用盐酸或硫酸;
有机酸指多元有机酸,可选用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
活性炭指胱氨酸专用炭;
有机酸盐指多元有机酸的钠盐或钾盐,可选用柠檬酸钠、酒石酸钾或乙
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无机碱可选用氨水、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表面活性剂用具有分散性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当胱氨酸料液的在温度30-90℃、酸度0.6-2.5摩尔/升、浓度1-20%条件下,先加入无机酸对料液进行溶解,然后加入上述配方中的其余组分;或者,直接加入上述配方之一,进行搅拌、过滤、中和后,对结晶品用无盐水洗、甩干、然后烘即可。对于加入配方与料液的比例,需根据胱氨酸的澄明度现状以及需要达到澄明度的值而定。
本发明可直接按上述配方和方法用于胱氨酸生产线上精制溶解脱色工艺及以后工序中提高成品的澄明度,也适用于对已有的不合格胱氨酸产品的澄明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能以上述简单的配方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胱氨酸产品的澄明度,使之达到国际同行的要求;有利于产品直接出口,提高产品的价值;并且它既能在不改变原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在原生产线上直接使用,也能在成品不合格情况下,直接对成品使用,使用灵活,方便。
实施例:
1.取澄明度为61%的不合格胱氨酸产品100kg,加水1000kg,加入配方:表面活性剂正丁醇0.4kg、浓盐酸100kg、柠檬酸2kg、活性炭胱氨酸专用炭20kg,加入后,升温至60℃,搅拌除杂、1小时后过滤,滤液用4摩/升的氨水中和、结晶后,取出晶体,用无盐水洗3-5次,甩干、烘(控制在80℃以下)。
对烘干后产品测澄明度为90.5%,测定方法匀按行标HG2030-91中澄明度规定方法检测(以下同)。
2.取澄明度为80%的不合格胱氨酸产品50kg、加水1000kg,加入配方:表面活性剂正丁醚1kg、碳酸氢钠100kg、乙=胺四乙酸二钠4kg、胱氨酸专用炭10kg,加入后,搅拌升温至48℃,1小时后,过滤,滤液用3.5摩尔/升的盐酸中和,结晶后,取出晶体,用无盐水冲洗4次,甩干、烘。
对烘干后产品测澄明度为9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云;渝州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王安云;渝州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7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拉丝润滑油复活剂
- 下一篇:小儿伤风咳嗽软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