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人力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97108601.X | 申请日: | 199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2008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红福 |
主分类号: | A01D34/67 | 分类号: | A01D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5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人力 收割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割小麦、水稻及豆类等农作物的小型农用机械。
我国山区地域广阔,坡地较多,加之实行责任田制度后使许多平地也成为“井条田”,大型农用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人工收割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收割期长,使粮食在成熟期受灾几率增大,造成极大的社会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人力推动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把人的生物能转换为机械能来收割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一种小型农用机械,弥补农业生产中的不足。
本发明由下述方式实现: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扶手(8),车轮(1),导向轮(5),齿轮箱(2),机械传动的轮系、刀具(包括刀架(4),刀片(17),舌板(3)及其上部构造挡篮(11),拨叉(9)和润滑片的设施(油盒(6);油刷(7))几大部分组成如图-1图-2所示。其机型尺寸为80cm×40cm×60cm。
机械传动的轮系由齿轮1(12),齿轮2(13),蜗轮(14),蜗杆(15)组成。如图-3所示。
小型人力收割机在人力推动下依靠车轮(1)导向轮(5)滚动前进。
车轮(1)滚动进带动同轴的齿轮(1)转动;齿轮1(12)带动齿轮2(13)转动;齿轮2(13)与蜗轮(14)同轴;蜗轮(14)带动蜗杆(15)转动。蜗杆(15)转动时刀架(4)随之作之水平旋转;刀架(4)有六条幅;辐前端安装刀片(17)如图-4所示;刀架(4)旋转时刀片(17)以蜗杆(15)的轴心为圆心,作圆周运动。
舌板(3)为半圆拱形(后端为柜形),安装在齿轮箱(2)的前端底面。如图-1所示。
刀架(4)与舌板(3)不同心,刀架(4)旋转时,刀片(17)沿舌板(3)边缘作切割运动,如附图-5所求;刀片(17)作圆转运动时,其前端轨迹与舌板(3)的边缘有一变量间隙,随着人力推车前行不断地吃进、剪切,从而实现了收割的目的。
收割豆类粗杆植物时可把刀具换成圆锯片刀具,仍安装在蜗杆(15)轴的下端;锯片半径与刀片(17)前端轨迹线半径同值;收割机前行时锯片高速旋转,连续切割进行收割。
为了保证收割机平稳前进,在蜗杆(15)轴下端安设一导向轮(5)。如图-1所示。
为了使所收割机的农作物向已收割的一侧倒伏,舌板(3)上部装配有拨叉(9)和挡篮(11),舌板(3)后端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拨叉插孔(10);收割机反向运作时拔下拨叉(9),插在另一侧即可,挡篮(11)固定在舌板(3)上,并和齿轮箱(2)连为一体,使小麦不向后倒伏。齿轮箱(2)前端和挡篮(11)设计为流线形如图-2所示。
舌板(3)的边缘设计为楔形,端面加工为粗糙面。
为了保证刀片(17)的切割作用,刀片(17)需紧贴舌板(3)底面,为减小刀片(17)与舌板(3)之间的摩擦力在齿轮箱(2)一侧的下方设一油盒(6)油刷(7)对刀片(17)进行润滑。如图-1所示。
使用锯片作刀具时,由于切割方式不同,锯片与舌板(3)底面之间可保留一定的间隙。
车轮(1),蜗轮(14),蜗杆(15)三条轴的轴承均装配在齿轮箱(2)上。
人力推动收割机前行时,车轮(1)滚动,带动机械传动部分轮系,其传动比可达到50-80;即车轮(1)滚动一圈,刀具旋转50-80圈。可见刀具的转速是比较理想的。
刀片(17)切割是一个间歇运动;以下例可以得证,收割机前行时,舌板(3)不会把作物压倒;也不致刀片(17)吃进量过多。
例如:车轮(1)轮径为60cm;机械传动部分传动比取50;经过计算;相邻两刀片旋转轨迹重合瞬间内,舌板(3)向前移动的位移等于6.4mm,且不难得证只要车轮(1)轮径,机械传动部分的传动比确定后;不论收割机前行速度大、小,这个位移量是一个恒定值。
小型人力收割机每趟收割宽度一般达40cm;且连续动作,与人工收割相比,功效提高5倍以上,不需要任何能源,其经济效益异常显著。
小型人力收割机配备两套刀具,既可收割小麦、水稻,还可收割豆类,一机多用。
小型人力收割机机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与大型收割机相比它极易普及,它的推广将会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红福,未经任红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桥梁疲劳检测技术及检测仪
- 下一篇:保险柜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