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食鲜汤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8616.8 申请日: 1997-07-10
公开(公告)号: CN1205179A 公开(公告)日: 1999-01-20
发明(设计)人: 杨君;杨昌启 申请(专利权)人: 杨昌启
主分类号: A23L1/164 分类号: A23L1/164;A23L1/39
代理公司: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寅生
地址: 710003 陕西省西安***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食鲜汤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饮食行业新品种,尤指生食鲜汤。

在背景技术中,我国目前饮食业,饮食品种繁多。档次齐全,如砂锅,烩菜、各种肉泡馍、水饺、蒸包,还有上席后边熟化边用餐的火锅、涮锅等饮食品种,其火锅、涮锅的制作方法是配佐料,掌握好火侯,吊汤、调味等每一步都操作复杂,并需能源现烧,如用木炭、固体酒精等。其菜料选用范围有蔬菜、肉类、水产、蛋、豆制品等,主食有烩饼、煮泡、过桥米线等。其调料一般都是食盐、味精、胡椒、姜、葱、鸡精、香油等常规通用佐料。其汤味口感虽可口和鲜美,但缺少突出的鲜味,且高温熟化过程中,使食物的一些营养成份,尤其是维生素会受到严重破坏,食物营养价值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的饮食新品种--生食鲜汤,针对现行饮食业中,在菜肴饮食品上普通存在的烹饪方法和食用方式尚欠科学,意在寻求一种更加科学,饮食文化含量更高,口感更佳、口味特鲜,营养良好的创新饮食品种,丰富饮食市场,增进饮食文化的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包括:新鲜优质动、植物性生料和主食,其特征是,高温鲜汤的专用调味综合料重量配方组成为:

甘松5%±0.5%, 精制碘盐32%±1.5%,香吉8%±0.5%,

胡椒18%±1.5%,谷氨酸钠20%±1.5%,鸡质12%±0.8%,

仁扣5%±0.5%。

制作生食鲜汤的工艺方法如下:

①备料:将甘松、香吉精选洗净阴干经文火适当蒸烤,碾磨成粉;将胡椒、仁扣精选洗净阴干,碾磨成粉;将鸡质熟化、精炼、烘干、碾磨成粉,将谷氨酸钠碾磨成粉;上述七种粉剂成份按配方比例配合搅拌即可;

②鲜汤:按烹饪吊汤的常规作法,熬制无味骨汤,热化熟大油,将定型汤碗放入沸水预热,使用时。从沸水中捞出汤碗。倒净水份,在热碗内放入0.37±0.02两专用综合调味粉料,加入0.35~0.4两熟化大油,再盛入1.5斤~1.7斤滚沸的骨汤,温度约100~120℃,即可上席;

③副食:新鲜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用生料,精选、洗净,按烹饪刀法制成薄片、细丝,定量装盘,即0.5斤~0.7斤,即可上席;

④主食:为普通熟制后的面条、饸饹、米线、烧饼、米饭,定量装碗,即可上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如下:

配料:①配汤料。将甘松、香吉精选洗净,经文火适当蒸烤,碾磨成粉。将胡椒、仁扣精选洗净阴干,碾磨成粉。将鸡质熟化、精炼、烘干、碾磨成粉。将谷氨酸钠碾磨成粉。取上述甘松5%±0.5%,精制碘盐32%±1.5%,香吉8%±0.5%,胡椒18%±1.5%,谷氨酸钠20%±1.5%,鸡质12%±0.8%,仁扣5%±0.5%,七种粉剂成份均匀混合制成专用综合调味料,即可待用。

②配副食生料:取各类蔬菜、肉类、水产、蛋类、豆制品、菌藻类、野味类等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用材料,其属非定型配方,完全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随时调配。这些生料经精选、清洗,按烹饪的常规刀法制成厚薄、粗细均匀的薄片或细丝,组成各种新鲜生料,依临时配方定量装盘,即可上席。

③配主食:为普通的熟食品,如将面条、饸饹、米线、烧饼、米饭等经熟制后,定量装碗,其烧饼可采用特殊作法,即用1/2的发面和1/2的死面混合烙制而成,即可上席。

②鲜汤制备:按烹饪吊汤的常规作法,熬制无味骨汤,热化熟大油,将定型汤碗放入沸水预热,目的是使汤的温度持续保温,使用时,从沸水中捞出汤碗,控净,放入0.37±0.02两专用综合调料,倒入0.35~0.4两熟化大油,盛入1.5斤~1.7斤滚沸的骨汤,即可上席。

食用方法:“八鲜会师汤”是一种套餐式的分餐制食用方式,即一人一套,一套含有数盘新鲜定量生料副食,约0.5~0.7斤,一份鲜汤,以及随客人选要的主食。用餐时,先将动物性新鲜生料端盘拨入100℃以上的汤碗内,用筷子直立插入碗底,轻轻搅动2~3圈,再将新鲜蔬菜、菌藻类等植物性生料一次性拨入汤碗,按上述方法搅动6~8圈,这时汤碗内所有食物全部熟化,恰到最佳处,即可配合主食用餐。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外观气派、大方,食用方法新颖,客人亲手经历一个无火、无电,不用锅煮、不用开水烫,又看不见热气,而运用科学方法把生料变成美味佳肴的简便用餐过程,达到自制、自品、自饮、自乐的目的。

2、由于鲜汤采用特制汤料,故口味特鲜,其鲜度超过纯厚的原汁鸡汤,而且比单一的纯鸡汤味更具有特别的诱惑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启,未经杨昌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