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虾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8658.3 | 申请日: | 199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禾杰;王祖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禾杰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730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虾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海水或半咸水的对虾养殖方法。
近十年来,国内外对虾养殖因水质污染和病毒传染大多濒于破产。为振兴养虾业,国内出现了专治虾体病害的产品,如“鱼虾宝”等。也有防治虾病的水体消毒与净化药剂,如“红精灵”等。上述方法大多治标不能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虾池水质,使虾的成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净水宝对虾池底泥底水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其进行水质保护和促虾脱壳,从而可快速调整水质、稳定PH值、增加水中溶解氧、消除有害细菌、抑制水中氨氮形成、提高鱼虾产量的净水宝对虾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含有如下步骤:
①清池底泥预处理,放干海水残留底水深度为0-20厘米,按虾池处理工序泼洒药剂并晒池;然后全池按每平方米4-8g喷撒底泥、底水处理剂BI型净水宝,并晒池3-4天;②进水处理与放苗,在虾池引进海水时,在进水口边进边按每立方米4-8g加入BI型净水宝,满池后再均匀泼洒每立方米2-6gBI型净水宝,静晒2-4天后可放苗,放苗密度为3.5-4万只/亩;③水质保护,放苗后每6-8天,按每立方米2-6g泼洒池水水质保护剂BE型净水宝,并调整池水PH值为8-9,池水透明度为20-40厘米;④促虾脱壳,可与水质保护同步进行,每6-8天换新鲜海水10-15厘米,并边换边加每立方米2-6gBE型净水宝;并加入脱壳药;⑤虾病防治即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对虾养殖方法是在对虾浮头时,可加入按每立方米5-10g的BE型净水宝。
所述的对虾养殖方法是当海水中藻类含量大于240g/吨水时,可加入除藻剂,在2-4天后再泼洒每立方米4-8g的BE型净水宝。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先将虾池底泥、底水除用虾池处理方法外,还采用甘肃兰泰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BI型净水宝对底泥、底水进行预处理,从而可消除底泥、底水中的有害细菌,减少池底有机渣;可从根本上为水质保护打好基础。
2、本发明在引进海水时,边进边加兰泰公司生产的BE型净水宝对水质进行预处理,随后每隔一定周期就用BE型净水宝对水质进行处理,可快速调整水质,稳定水质PH值,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抑制水中氨氮形成,从而可确保虾苗的成活率高,一般成活率高达82%左右。
3、本发明在促虾脱壳时,边换水边加BE型净水宝,可使虾只顺利脱壳,有利于虾只快速生长,其增产幅度每亩相比常规方法高达10%左右。
本发明还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含有如下步骤:
①清池底泥预处理,放干海水残留底水深度为15厘米,按常规虾池处理泼洒药剂并晒池;然后全池按每平方米6g喷撒底泥、底水处理剂BI型净水宝,并晒池3-4天;②进水处理与放苗,在虾池引进海水时,在进水口边进边按每立方米6g加入BI型净水宝,满池后再均匀泼洒每立方米4gBI型净水宝,静晒3天后可放苗,放苗密度为3.5-4万只/亩;③水质保护,放苗后每7天,按每立方米4g泼洒池水水质保护剂BE型净水宝,并用生石灰或BE型净水宝调整池水PH值为8.5,池水透明度为30厘米;④促虾脱壳,可与水质保护同步进行,每7天换新鲜海水13厘米,并边换边加每立方米4gBE型净水宝;并加入常规脱壳药;⑤常规虾病防治即可;上述的BI型、BE型净水宝系甘肃兰泰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所述的对虾养殖方法是在对虾浮头时,可加入按每立方米5-10g的BE型净水宝。
所述的对虾养殖方法是当海水中藻类含量大于240g/吨水时,可加入除藻剂,在3天后再泼洒每立方米6g的BE型净水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禾杰,未经林禾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蜗牛卷状的夹心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