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沥青溶剂型防水涂料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8941.8 | 申请日: | 199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凤;刘国桢;林莉;杨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09/06 | 分类号: | C09D10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继兰,潘正初 |
地址: | 51065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溶剂 防水涂料 制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材料,尤其是用于建筑物各种建筑构件之间的防水、堵漏和密封。
当前建筑用防水涂料分为:聚氨酯、氯丁、丙烯酸和橡胶改性沥青四大类,这些涂料大部份采用沥青或焦油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增粘剂、增塑剂、溶剂或填料,特别是橡胶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沥青更是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橡胶改性防水涂料中SBS橡胶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因兼具优异的弹性和塑性,较高的抗张强度,特别是它在溶剂中粘度较低,渗透性很好,耐低温、耐水、耐弱酸弱碱,因而是用作防水涂料的理想材料,1994.1.P17中国建筑防水材料,报道中国苏州研制出由SBS聚合物等组成的防水涂料,具有优良的弹塑性、粘接力和柔韧性,又据中国建筑防水材料1995.1.p-19报道,苏州又研制出SBS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性能比上述涂料更优越,但由于这些涂料都不可缺少沥青这一原料,则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副作用,沥青色黑,吸光吸热,可使屋面温度比浅色屋面高30℃左右,使屋面混凝土的温差加大而影响耐久性,沥青本身冷脆热淌,不耐老化,机械性能差,经过一段时间的热、光和氧化,会变硬、变脆、开裂脱落而导至防水效果下降,而且沥青中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气味也常令人难以忍受,但由于沥青具有耐水性、不透水性和优良的弹塑性和粘接力,况且它与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及溶剂有很好的相溶性,更由于沥青价格便宜而成为防水涂料加工过程中很难替代的优良溶剂,非沥青SBS防水涂料至今还未有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非沥青防水涂料,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堵漏,其关键是采用优良的SBS为主材料,用一种色浅耐水性优异,无毒无臭的树脂取代沥青,制成高弹塑性的优良涂料。
本发明提供的无沥青涂料是采用SBS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792型或802型为主体材料,用松香改性树脂或松节油衍生物取代沥青作为增粘剂,用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异丁烯、聚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作改性剂。松香和松节油衍生物色浅,无毒无恶臭,有憎水性和塑性,有较好的粘结力,它与SBS橡胶在溶剂中互溶,而上述的改性剂又能赋予涂料耐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的性能。本发明所用的增塑剂是矿油、氯腊、邻苯二甲酸酯,12-18碳脂肪酸。由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涂料是高分子化合物、有机溶剂、无机填料组成的混合体系,其组分比重悬殊,又互不相溶,要使涂料成为均匀稳定的高分散体系,分散剂的选择十分重要,本发明选用分散剂的结构是具有锚状侧链的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链与体系中高分子化合物相溶,锚状侧链可以分隔、固定无机物颗粒,所用分散剂是聚氧乙烯脂肪醇酯、醚及其磺酸盐,聚氧乙烯脂肪醇酯、聚氧乙烯烷酚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酯脂肪酸酯、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聚乙烯醇(分子量大于4000),还可以选用12-18脂肪酸酯或金属盐,12-18烷基苯磺酸钠,为增加无机物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和防沉降效果,增加涂料的粘接力,本发明采用的偶联剂钛酸酯类试剂,尤其是异丙基三(异硬脂酸基)钛酸酯、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酸基)钛酸酯、异丙基三(磷酸二辛酯)钛酸酯、异丙基三(焦磷酸二辛酯)钛酸酯及聚钛酸丁酯;偶联剂还可以使用有机硅偶联剂,如乙烯基硅烷、甲苯丙烯酰氧基硅烷、环氧基硅烷、氨基硅烷、酰胺基硅烷、氨基羧酸酯硅烷、氨丙基硅烷。本发明所用的交联剂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叔丁基,也可以是多聚甲醛、多羟甲基酚醛树脂,双酚A,也可以是二乙烯基苯、二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所用的溶剂是丙酮、甲苯、二甲苯、90-120号汽油、120-200号柴油、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以及它们之中任何溶剂的任何比例混合的混合溶剂,本发明防水涂料由下列组分组成:
组份 重量份数
SBS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802型或792型) 10-15
交联剂 0.5-1.5
松节油或松香衍生物 8-16
改性剂 0.2-5
增塑剂 2-3
分散剂 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涂改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