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中间坯件制造软管接头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0256.2 申请日: 1997-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87411C 公开(公告)日: 2002-07-10
发明(设计)人: 大内兴次;前野德树;滑川义裕;萩原秀树;青柳克弘;谷冈德夫;广濑健治;金丸尚信;村上硕也 申请(专利权)人: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16L33/22 分类号: F16L33/2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力行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中间 制造 软管 接头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软管接头,一种用于制造该软管接头的中间坯件和一种使用该软管接头的软管装置,具体来说,所涉及的一种软管接头,一种用于制造该软管接头的中间坯件以及一种使用该软管接头的软管装置适用于一种工业用软管,例如刹车软管。

在如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管路中使用软管接头或连接管,是考虑到其具有的可卸性,可靠性和密封性。一个传统的软管接头包括一个具有轴向腔的管式接管头部件,一个在接管头部件外方沿轴向通过的管式套管部件,和一个端部部件,接管头部件的一端和套管部件的一端在端部部件的一端连接,从而在其间形成一个轴向腔。通常端部部件内设有内螺纹,令软管接头同一个管嘴部件连接。这些软管接头或连接管可依据各种方法制造,例如(a)从坯件上切下各段软管接头,(b)分别制造一个管接头部件,一个套管部件及一个包括一个端部部件的本体部件,并通过钎焊法将各个独立部件固定在一起,(c)通过嵌塞将带有端部部件的本体部件和一个独立的套管部件固定在一起。但是,根据第一种方法,其缺陷在于它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因为切削会产生大量碎屑,同时其相对较慢的操作速度造成高成本。除此之外,它还使成品的尺寸缺乏稳定性。

第二种方法中钎焊法在大量生产使具有优势。图1为用该方法制造的一根传统软管接头的示例。软管接头10包括一个分开的内管11和一个外管12。外管12包括一个端部部件13,一个自端部部件13的一端伸展出来的套管部件14,一个内螺纹15,内螺纹15内置于腔22的侧壁上,腔22位于端部部件13的另一端,一个环形槽16和一个处于其周边上的凸缘部件17。内管11包括一个锥形密封部件18,一个管接头部件19,和一个凸缘部件23,从而在其间形成一个轴向腔20,如图2A所示。利用成形机通过塑性变形形成内管11,同时外管12通常靠切削方式用圆柱或圆管制造。将内管11插入外管12的内腔24中(见图2B),使凸缘部件23配合于内腔24,并用铜焊料等通过钎焊法将其固定于外管24。套管部件14和接管头部件19形成一个柱状接收槽21,软管部件的一端插入并皱曲地固定于槽21中。图3也显示了一种相似的传统软管接头,其中相似部件以与图1中所使用的代表数字相似的数字表示。本例中,在端部部件13的周边上有一个阶梯状环形槽36。

钎焊法需在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下完成,例如,对于铜焊料,应在1,100℃-1,150℃下完成铜焊。

但是,根据第二种方法,其缺陷如下。

(1)必须通过切削来形成接管头部件11。这将造成碎屑浪费和生产率不高。

(2)接管头部件19如此细长,以致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形成轴向腔20。腔有可能产生倾斜,从而使皱曲条件恶化。

(3)至少内管11和外管12必须分别制造。凸缘23和内腔的尺寸必须十分精确,以便相互间紧密结合并钎焊。这需要更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阶段,不利于成本效率化。

(4)钎焊所产生的热量使接管头部件19退火变软,结果使接管头部件19在套管部件14与软管部件一同皱曲时易于损坏。

(5)有可能由于不完全密封或不当焊接,如遗漏该步骤和焊料脱落,而产生液漏。

(6)接管头部件19可能会偏离中心地装入内腔24,从而对插入软管部件的一端造成困难。

根据第三种方法,通过嵌塞将壳体部件和套管部件固定在一起,其优点在于生产步骤少,接管头损坏的可能性小,成本低。但是,其缺陷在于,相对于钎焊法而言,接合点液漏的可能性较大,且实际中难以操作。

另一方面,除了图1和3中所示的带内螺纹的传统软管接头外,还已知有其它类的软管接头。

图4所示为一种带阳螺纹40的传统软管接头,它还包括分立的一个作为接管头部件的内管41和一个外管42。外管42包括一个端部部件43,一个自端部部件43的一端伸展出的套管部件44,一个外设于端部部件43周边上的外螺纹45,外螺纹45的周边上有一个凸缘17。内管的一端或接管头部件41插入腔46,从而形成一个轴向腔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0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