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领保护膜无效
申请号: | 97110616.9 | 申请日: | 199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969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柱;刘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玉柱;刘拥军 |
主分类号: | A41B3/00 | 分类号: | A41B3/00;A41B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兰凤 |
地址: | 0300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领 保护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领涂层,特别是一种衣领保护膜。
穿着衬衣,领口和袖口是最易脏污的部位,洗涤时费时费力,且不易将脏痕彻底去除。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大,汗渍和灰尘混合在一起,衣领和袖口脏污的程度更加严重,往往一件衬衣穿着时间不长,只是因为衣领和袖口洗不干净,影响衣物整洁美观,而只好丢弃,造成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衣领保护膜,该膜能在衣领和袖口上形成隔离层,起到保护衣领和袖口、延长穿着时间的作用,同时便于洗涤、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组份溶液,该溶液经喷涂或刷涂后可在衣领、袖口上形成固形保护膜。
上述溶液即衣领保护膜内包含下列物质:
a)2~18%(重量)聚环氧乙烷,分子量30~500万;
b)2~16%(重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量1~70万;
c)2~12%(重量)聚乙烯醇,聚合度1000~2600,皂化度88~100%;
d)2~8%(重量)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的);
e)0.5~5%增塑剂;
f)0.5~5%稳定剂;
g)0~1%香味剂;
h)10~25%乙醇;
余量为水。
上述增塑剂采用乙二醇,稳定剂采用正丁醇。
衣领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是:
a)将原料聚环氧乙烷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别按比例溶于乙醇溶液中,搅拌10~20分钟,混溶后静置;b)将原料聚乙烯醇、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比例分别投入60~90℃的热水中搅拌溶解,转速100~200转/分,时间15~30分,而后混溶;c)将聚环氧乙烷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溶液缓缓倒入聚乙烯醇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混溶液中,搅拌10~20分钟,转速400~600转/分。d)将增塑剂、稳定剂、香味剂加入上述溶液中混溶、静置,过滤后分装。本品溶于水,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使用安全卫生。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组份 重量百分比
1、聚环氧乙烷(分子量30~500万) 3%
2、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量1~70万) 5%
3、聚乙烯醇(聚合度1000~2600,皂化度88~100%) 10%
4、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的) 5%
5、乙二醇 1%
6、正丁醇 1%
7、香味剂 0.5%
余量为水。
以上组份按照前面所述制备方法加工,加工好的混溶液用280目丝绢过滤,而后静置10小时,分装、出厂。
混溶液制成品色泽为浅乳白色,溶液中固体含量不少于8%,PH值为6~8。
使用时,采用喷涂的方法或者直接将溶液均匀涂刷在衣领和袖口上,溶液很快成膜,成膜后衣领挺括、手感良好,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穿后污垢易于洗掉,能延长衬衣穿着寿命。
本发明使用简便、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可普遍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玉柱;刘拥军,未经贾玉柱;刘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0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宝光型字画及其装裱方法
- 下一篇:可设定压力控制范围的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