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化学蚀刻制做金属照片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7110673.8 | 申请日: | 199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004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辉;张殿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02 | 分类号: | C23F1/02;B44C1/2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裴毓英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化学 蚀刻 制做 金属 照片 技术 | ||
光化学蚀刻制做金属照片技术属于一种装饰品——金属照片的制做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光化学蚀刻加工在金属表面形成图案的技术,大多采用勾勒轮廓架的方法,即将实物以实线条的方式制出底片,通过曝光显影,在金属板上形成由感光胶组成的图案、对其进行化学腐蚀加工,形成凹凸线条组成的图案,最后通过在凹处涂某种颜色的漆料或电镀其它色泽金属来衬托画面;或者是利用加网分色,将实物照片翻制成由实点(黑色)组成的图案,通过实点分布的疏密来体现实物的层次,采用感光技术在金属表面制作出由等深度的蚀刻点组成的图案。后种方法较之前一种方法在表现实物细节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无法表现出光线作用于实物上而形成的视觉上的色调明暗连续过渡变化。因而画面比较刻板,表现单调平淡,无法展现出实物的细节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光化学蚀刻加工技术,在金属表面制作出层次丰富、具有照片视觉效果的金属画、即金属照片。
本发明的内容是,光化学蚀刻制做金属照片技术,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表面进行光化学蚀刻的去除加工,根据金属表面不同深度的加工点或面由于光漫反射现象而形成的色调差异的特点,利用去除加工深度的变化反映实物的色调变化,使具有一定光洁度的金属表面形成清晰的具有层次感的逼真图象。
上述光化学蚀刻的加工程序是:
a)制作出能清晰反映出实物细节的具有连续变化色调的阴片;
b)选取适合用于制作清晰的金属照片的金属板材,将其剪裁成一定规格,通过机械加工及后续抛光手段,使金属表面粗糙度达到Ra0.01以下,并对金属板进行除油处理;
c)利用感光技术,在金属板表面制作出由不同厚度感光胶层形成的反映阴片效果的阳图案;
d)对上述载有感光胶图案的金属表面进行化学腐蚀,利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腐蚀液渗透不同厚度的胶层所需时间的差异,在金属表面蚀刻出不同深度的加工点或面组成的图案。
e)清洗去膜;
f)涂透明保护漆;
g)装裱。
上述制作金属板表面感光胶图案的方法是,利用碳素纸做感光胶,用已制做好的阴片作为感光胶图案的掩膜版,使掩膜版与碳素纸紧密吸附后实施曝光,然后将曝光完毕的碳素纸胶面粘附在金属板面上实施显影。
所采用的腐蚀剂为FeCl3,腐蚀液的波美比浓度Be40~45,温度为20~25℃,干湿度为75。
本发明的构思是,在金属表面进行去除加工时,其加工深度不同,光漫反射造成视觉上的色调亦存在差异,如果加工深度呈连续变化,则其反射出的色调也是连续变化的,将普通照片上画面色调的浓淡变化对应转化为金属加工深度的变化,如果经过处理的金属表面的色泽与去除加工后产生的色泽存在明显差异,则便会在金属表面上呈现出逼真的照片。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细节。
1.制作出能清晰反映出原景物细节的具有连续变化色调的阴片
首先提供在金属表面所要加工的图案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利用照相制版手段或利用电子扫描技术制作出能清晰地反映出实物细节的黑白软片,该软片为阴片,用做后续工艺中金属表面形成抗蚀感光胶图案的掩膜版。
2.待加工的金属表面准备
选取适合用于制作清晰金属照片的金属板将其裁剪为一定规格,通过机械加工及抛光手段,使金属表面粗糙度达到Ra0.01以下。本实施例选择不锈钢板材做为制做金属照片的材料,经过抛光,其表面粗糙度为Ra0.01,将此不锈钢板材经抛光后用金属洗涤剂水溶液做除油处理。
用于制作金属照片的金属材料经抛光后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除油处理,以便后续工艺中抗蚀感光胶与金属板牢固粘附。所使用的除油手段以不损害金属表面光泽为前提。
3.制作金属表面感光胶图案
a)选用碳素纸做感光胶,因为它具有感应连续调的功能。碳素纸是在纸基载体上涂覆白明胶,属干膜类,这种白明胶受光照射后固化,其固化厚度受光强影响,光照强烈则固化厚度高,否则固化厚度小,这样便可以通过曝光将掩膜软片上图案的黑白调连续变化转化为感光胶固化厚度大小的连续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0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互不相扰配电变压器、开关组合装置
- 下一篇:低钴玻封铁镍钴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