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路无损永久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11355.6 | 申请日: | 199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778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茂森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路 无损 永久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路无损永久供电装置,特别可做永久电源使用。本人在能源研究过程中,于94年11月5日申请了一种能源装置即冷能,于97年6月28日获权,该技术其主要原理是:“人为的制造一个低温热源,以环境温度做高温热源”,利用气体在气态和液态时的温差,在多组串连的气液交换器中进行冷热温差循环交换,用在交换时所产生40MPa的工作压力推动气轮机组做工,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是热机在同等交换温度下的20-30倍,而且无公害无污染,当时认为,该技术的推广利用将是人类二十一世纪最佳能源,也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必要能源。
而将水转化做为能源的研究,人类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怎样使水转化为能源,到目前为止,还设有一个人能完美的做到,我在科学实践中,利用二次能源将水分子链拉开,离解出氢氧气体,使水由传统的“被加热工质”,离解为“加热工质”,由水替代了现有能源,该技术的推广利用将有巨大经济价值,科学实践证明:废水和有机物垃圾在高温气化下,可以取代一切能源,转化为可燃气体燃烧。而且无污染无公害,还可以直接汽化海水,将海水中的氢氧游离子汽化后离解为氢氧气体,节约淡水替代现有能源,同时也将海水中丰富的矿物质得到回收。
97年5月12日本人又申请了直流自互感发电器该技术是利用蓄电池做起动激磁电源起动后由变频器输出的直流电源取代发电机组——激磁机向发电器供断电源,起动后由变频器输出的直流电源取代发电机组——激磁机向发电器供断电源,使绕在闭磁路铁芯上的初级绕组在断电瞬间感应出高倍磁场即电动势,取代发电机组的旋转磁场——转子,从而节省了旋转的机械能和回收交流发电机无法利用的自感电动势,做到高速直角往返切割在同一铁芯上的次级绕组的导线,取代发电机组的电枢,使其瞬间感应出200——4000HZ交流电,再由变频器降频输出的发电装置。
以上三项能源发明是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利用能源转换式自感发电,但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实践证明:传统闭路用电广泛是消耗能源的根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永不损耗电能的供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开路无损永久供电装置,其特征是:在两个或更多对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内由层式或内外套筒式隔层的内装液态导体的瞬间充放电电容,并在电容A电容B上方设有4个与隔层内各级隔分极每融相通的正极和负极换气口,即电容A的正极换气口,和负极换气口,在电容A,电容B的底部设有与隔层内各级隔分极每隔相通的4个底通口管,即电容A正极通管口,负极底通管口,和电容B正极底通管口,负极底通管口。该管在向上弯90°的上方还设有与流动的液态导能接触的4个正负极接线柱,即电容A正极按线柱,负极接线柱,和电容B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在接线柱管上方还通连着有4个正负极气压管接口,其中电容A的正极管口和负极管口在上端并联后与蓄电池做起动电源,起动后用开路无损永久供电源做电源的,直流电机上偏心杠杆带动的活塞A端相连,活塞B端与电容B的正极气压管口和负极气压管口用同样方式相连,在电容A正极接线柱和电容B正极接线柱之间,用线路开路式单项连接着一个无损永久供电电源,在电容A负极接线柱和电容B负极接线柱之间,用线路开路式单项连接着另一个开路无损永久供电电源。
本发明是利用液态导体瞬间被强制吸出和充入隔层,使导体内所储存的电容量瞬间增加和减少,在两电容之间形成往返充放电流,带动线路上的开路无损永久供电源上的负载做工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茂森,未经林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