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97111621.0 | 申请日: | 199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T·米勒;A·京特;R·兹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RXS电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G02B6/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接线 | ||
1.一种线缆接线盒,由一下盒和一上盖构成,用于容纳电缆或光缆的焊接头,其中至少下盒的一个端面由一固定件和一可取出来的密封体构成,其中,另外在固定件和密封体间的分界面上设置有线缆入口,其特征在于:端面的固定件(2a)由多个在线缆入口轴向上顺序设置的刚性薄片(9)构成,其中最外面的和最里面的薄片(69)构成用于容纳密封体(7)的空腔(13),密封体(7)同样具有朝向线缆入口平面的并与下盒(2a)的薄片(9)相符的薄片(23),密封体(7)固定在端面的固定件(2a)上,在固定件(2a)和密封体(7)间的分界面(8)上填充密封材料后构成对上盖(3)的一环绕的无阶的密封面(68),在线缆接线盒(1)内部将用于固定线缆支撑装置(31,42,46,48,56)的安装槽(10)设置在紧贴下盒(2)的固定件(2a)处,通过沿一侧的至少一个铰链(5),上盖(3)被连接在下盒(2)上并且用于安装闭锁件(6)的连接件(17a,17b)设置在上盖(3)和下盒(2)相对的两侧。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铰链(5)由多个单个的连接件(5a,5b)构成。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可以将铰链(5)分离,因而可以将上盖(3)由下盒(2)上取下来。
4.依照权利要求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铰链(5)的相应的连接件(5a,5b)可相互扣锁在一起。
5.依照述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上盖(3)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引入线缆的盲孔(16)。
6.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密封体(7)的侧壁(23)成楔形收缩并且室(13)的侧壁与该楔形吻合。
7.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下盒内部的侧壁上设有筋,这些筋优选构成后切槽(11)。
8.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闭锁件(6)的连接件(17a,17b)为下盒(2)和上盖(3)上的下凹结构。
9.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用盲塞(18)将未使用的线缆入口(4)闭合。
10.依照权利要求2或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铰链的一个连接件(5a)具有用于容纳第二个连接件(5b)枢轴(5c)的一个开缝(15),其中开缝(15)在其开口端收缩到一定的距离(20),该距离小于第二个连接件(5b)枢轴(5c)的半径(21)。
11.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枢轴(5c)具有一个钝面(5d),该钝面可以实现轴通过开缝(15)的收缩的距离(20)的取出及塞入。
12.依述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入口(4)的片件(9,23)和安装槽(10)及密封体(7)侧壁(23)的片件含有附加的挤压槽(24)。
13.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内部范围的密封体(7)具有用于固定固定件的附加的条(27)。
14.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密封体(7)具有用于对由片件(69)构成的室(13)的拐角(70)的槽(67)。
15.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密封体(7)具有用于接线缆的成型的塞孔(28)。
16.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闭锁件(6)由一可以防脱落方式扣锁在上盖(3)的连接件(17a)上的弹性件(29)和一钢丝环(30)构成,该钢丝环钩接在下盒(2)的对应连接件(17b)上。
17.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线缆支撑件(31)具有一开孔(34),该孔用于容纳和利用压紧件(36)夹固线缆护套条(40)。
18.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线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线缆支撑装置(42)具有一个用于夹固线缆护套的可移动加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XS电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RXS电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6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从气流系统中去除微粒的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