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壳蓄电池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1709.8 | 申请日: | 199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98600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成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蓄电池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维护方法。具体地说,涉及塑料壳蓄电池的维护方法。
汽车用免维护塑料壳蓄电池由多组极板组成,一般由六组电极板串联而成。在每组电极板内所有阴极极板用铅连接条连在一起,然后用铅连接棒与相邻的电极板组的阳极板铅连接条连接;而电极板组内所有阳极极板,也用铅连接条连在一起,再用铅连接棒与另一端相邻的电极板组的阴极铅连接条连接。最后在电池的两端接出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在电池外面是塑料制成的外壳,具有整体结构。整个上盖与电池本体连成一体,但在每个电极板组上有一个加液孔。因此,它比普通蓄电池的密封性要好得多,这样的蓄电池电解液不外溢,使用时安全可靠,但也带来了不易维修的缺点,特别是在只有少数电极板组损坏,而其它仍能使用时,蓄电池就无法再使用,只能报废。然而每个蓄电池根据其大小,其价格在280元-850元之间,因此由报废造成的浪费是可观的,且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换蓄电池电极板组,从而使失效的塑料壳蓄电池得以修复而继续使用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塑料壳蓄电池的修复方法依次采用下列步骤:
将电瓶检测仪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并通电,通过加液孔观察并确定损坏的电极板组;
用刀具将上述损坏的电极板组上方的蓄电池塑料壳顶部割开,并移去割下部分;
用锯将电极板组间的铅连接棒锯断,并使锯口与绝缘隔板的距离为2-3mm;
取出上述损坏的电极板组,吸出电解液;
装入新的电极板组;
用隔热板挡住蓄电池的塑料部分后,用气焊将新的电极板组与相邻电极板组间的铅连接棒焊接在一起,加入电解液;
将蓄电池塑料壳顶部的割下部分放回原处,用焊塑焊条焊牢密封。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使失效的塑料壳蓄电池能继续使用,而且修复工艺简便、快捷,对蓄电池本体无损伤,费用低廉,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较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正常条件下,蓄电池正、负电极上的活性物质是松软的硫酸铅小晶粒,且均匀地分布在电极中。如果蓄电池使用不当,会造成粗大的硫酸铅晶体,其导电性比小晶粒的差,因体积大,会堵塞电极板的微孔,妨碍了渗透作用,增加了电阻,使活性物质减少,从而容量大为降低。这样,在充电过程中,在电极板上面会过早地冒泡,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产生氧气。所以,对于失效的电极板在充电完成前,在电极板上就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电结束后,电池电压达不到产品规定的电压。因此,将电瓶检测仪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并通电,通过加液孔观察哪个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则该电极板组为损坏的电极板组,因此需要更换。然后用刀具将该电极板组上方的蓄电池塑料壳顶部割开,并取下割开的部分,露出了需更换的电极板组。进而将该电极板组与相邻电极板组相连的铅连接棒用锯锯断,使锯口与绝缘隔板相距2-3mm。取出该电极板组并吸出电解液。然后将新的电极板组装入相应位置,用气焊将其阳极铅连接棒与相邻电极板组的阴极铅连接棒焊好;同样地将其阴极铅连接棒与另一相邻电极板组的阳极铅连接棒焊好。因为铅的熔点比塑料的熔点高,因此在焊接铅连接棒时,要用隔热板挡住塑料部分。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将割下的蓄电池塑料壳顶部放回原处,盖好并用塑料焊条焊牢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成,未经李柏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