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甲鱼封装食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1759.4 | 申请日: | 199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贺小威;任京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克迷特技贸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鱼 封装 食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全甲鱼封装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由甲鱼整体为主,还包括甲鱼加工附属品的封装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甲鱼(鳖)因其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鲜活甲鱼及甲鱼制品也大量涌现到市场上。但活甲鱼的加工对大多数人来说较为陌生,实际也较为麻烦;又由于工业化的甲鱼加工迄今尚未形成规模及存在技术上的问题,甲鱼制品往往以提取物、粉碎物等形式出现。例如,中国专利公开95100107(CN1108064)“一种纯鳖粉的生产方法”,即公开了一种以低温粉碎后再加以干燥制作甲鱼粉末状制品;中国专利公开93116692(CN1095237)“甲鱼系列保健汤料”也是一种以甲鱼碎料为主的甲鱼制品;中国专利公开94114063(CN1125593)“一种甲鱼营养液”和中国专利公开93102602(CN1087794)“用龟和/或鳖提取制备营养品的生产方法”则以甲鱼有效成份的提取或萃取物形式出现。总之,目前尚未发现以甲鱼整体为主的加工食品,而现有的甲鱼制品无疑存在视觉及味道上的严重缺陷,其有效成份的多少也让人无法直接感觉到。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全甲鱼封装食品,它以全甲鱼的形式出现,可使人一目了然,并充分利用甲鱼血、胆等药用、营养价值较大的下脚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甲鱼特有的色泽、风味和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全甲鱼食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全甲鱼封装食品是由四种分别封装的软包装甲鱼主体、配合汤料、甲鱼血粉制品和甲鱼胆浸制品构成的。
上述制品的生产方法如下。
一、软包装的甲鱼主体制备
1、甲鱼原料(主料)→清洗宰杀,(同时收集甲鱼血和胆备用)→称重→预煮,此步骤要求保持甲鱼躯体基本完整,得到材料1;
2、乌鸡原料(辅料)→清洗宰杀,去头爪,切块→称重→预煮,得到材料2;
3、中草药(百合)(辅料)清理→清洗→漂烫→沥干处理,得到材料3;
4、汤汁(辅料)调配,用步骤2之鸡汤,配以适量食盐、糖、味精等调味品,均匀溶和,得到材料4;
5、将上述步骤1至4所得的材料1至4,以固形物/汤汁比例8∶2配合称重装袋,再经封口→高温高压杀菌→冷却,得到软包装的甲鱼成品;
二、配合汤料加工
取适量的盐、糖、味精、胡椒粉、麦芽糊精、鸡肉粉和鸡香精经混合→造粒→烘干→装袋,得到配合汤料;
三、甲鱼血粉制品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收集到的甲鱼血经过:自然凝固→冷冻粉碎→真空干燥→封装→消毒,得到甲鱼血粉制品;
四、甲鱼胆浸制品的制备
将第一步骤收集到的甲鱼胆浸入黄酒,经封装→消毒,得到甲鱼胆浸制品;
五、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步骤得到的四种封装制品合并包装,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全甲鱼封装食品。
通过以上制作方法方法,得到的全甲鱼封装食品,具有食用方便,使人一目了然,并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甲鱼特有的色泽、风味和营养价值的优点。
下面具体描述一种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软包装的甲鱼成品制备
1.①甲鱼原料:要求体重500克左右的养殖中华鳖一只,清水冲洗,宰杀去鳖血、内脏,同时保持甲鱼躯体基本完整,用清水漂洗1-2次(注意收集甲鱼血和胆备用);
②预煮:预煮水中含调味香料适量,鲜姜及料酒,预煮水沸腾后倒入甲鱼再煮沸10分钟,预煮水与甲鱼比例为2∶1,预煮过程中要及时翻动;
2.①乌鸡原料:要求体重1000克左右新鲜乌鸡,宰杀去内脏,去头爪,漂洗干净,切成寸段;
②预煮:先用沸水漂烫一次,然后预煮,预煮水中含调味香料适量,鲜姜及料酒,预煮水沸腾后倒入切成寸段的乌鸡骨肉,再煮沸20分钟,预煮水与乌鸡比例为3∶1,预煮过程中要及时翻动;
3.中草药(百合)处理:百合适量,挑选去杂质,清洗,漂烫,沥水;
4.汤汁调配:取预煮乌鸡之鸡汤过滤用以调配汤汁,
汤汁配比:鸡汤10千克,盐0.5千克,味精0.1千克,糖0.3千克;
5.将上述步骤1至3所得的固形物材料,再配以适量汤汁混合称重装袋,
其中:固形物80%,汤汁20%;
每袋净重600克左右,其中含甲鱼整体一只,约400克,乌鸡骨肉约80克,百合5克以及汤汁120克左右;
6.封口:抽真空封口,真空度0.08MPa,要求装袋后趁热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克迷特技贸公司,未经北京克迷特技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火腿肠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止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