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液直接定铝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7112202.4 | 申请日: | 199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焱;李丽芬;何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11 | 分类号: | G01N27/411;G01N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建民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传感器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传感测试技术。
背景技术:
铝的含量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铝对钢的浇铸过程、钢的表面质量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钢中的余铝量十分重要。
目前快速测定钢液中铝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氧传感器进行的。由于钢液中的氧含量和杂质元素(或合金元素)之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可找出定氧电动势和余铝量之间的关系:
Lg([%Al]×103)=a+bE(mv)
就可通过定氧传感器电动势计算出铝含量(见K.Hagen et al.“Umschau-Technical Review”,Stahl and Eisen,95(1975),398)式中E为定氧传感器电动势,a.b为经验常数,它随冶炼条件变更(如加铝方式、包衬、氩气保护等)而改变,这显然给实际测定带来诸多便时,除此之外,[Al],[O]脱离平衡关系,用定氧传感器定铝,当钢液中氧活度小于1.8×10-7时,实际的定铝实验值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定氧传感器难以采用(见图6)。
为克服现有定氧传感器定铝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发明人采用了一种新型辅助电极系(Al2O3+Na3AlF6)做成了直接定铝传感器。实验证明,该传感器达到了满意的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图1为直接定铝传感器剖面装配示意图。它主要由ZrO2(Mgo)固体电解质管,参比电极(Mo+MoO2)和辅助电极(Al2O3+Na3AlF6)三部分组成。其中ZrO2(MgO)表示在ZrO2中加有少量MgO。如图1所示,其装配是在固体电解质管[4]的外壁,通过950℃烧结处理使辅助电极[6]附于基上,在管[4]内底部装以(Mo+MoO2)作为参比电极[7],管中充以Al2O3粉[5],其上端套Al2O3管[2]并以高温水泥[3]将[4]予以密封。由参比电极[7]引出时Mo丝[1]和与钢液直接接触的钼棒[8]能过金属导线[9]与二次仪表连接。
本发明所说的辅助电极是用Al2O3和Na3AlF6混合料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ZrO2(MgO)管[4]表面,再经干燥和烧结而制得。
Al2O3和Na3AlF6的组分配比可根据图2所示的Al2O3-Na3AlF6体系高温相图,在测试温度范围即T=1823-1873K,使固态Al2O3和液相平衡共存的原则予以选定。以这种方式确定的组分不仅能使电解质与钢液界面保持固态Al2O3存在,还可因液态存在而使氧离子传导不受阻碍。发明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实验是在Al2O3坩埚中,内装0.5kg钢料,在用纯Ar气保护下进行实验测定的钢水中,铝含量在0.005-0.1%之间,通过加入一定量高纯铝丝>99.9%进行调整。每次加铝后要充分搅拌,才能插入定铝传感器测量电动势。插入时间为10-20秒,每一组成试验定铝传感器3-5支,取分析样前用普通定氧传感器进一次测定,以便和定铝传感器进行对比。
实验温度由up-25型温控仪控制,精度为±1K。控制定铝传感器插入时间间隔,使由于定铝传感器插入钢水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在±5K以内。传感器的电池电动势用IMΩ内阻的3057-22型长图记录仪记录,以便分析响应过程和取值。
实验例见图3-7。
图3是典型的定铝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纵座标EMF为定铝电动势,mv为毫伏,横坐标t为时间,s为秒。实验条件是T=1823K,[%Al]=0.003。曲线在5秒附近出现的平台为仪表量程不足所致。由实验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其响应速度在10秒以内,完全满足现场测定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