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鸳鸯花茶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2699.2 | 申请日: | 199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1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岛峰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67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鸳鸯 花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供人们饮用的鸳鸯花茶生产方法。
茶叶是常用饮品。我国有茶叶生产的悠久历史,品种甚多,如花茶类、青茶类、绿茶类、红茶类。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各种保健茶,药用茶等相继而生,如申请号为94112471.1的仙灵脾保健茶和92106035.1的保健茶,它们都是中草药的复方组配,用中成药的炮制方法而成,其组方复杂,生产工艺麻烦,成本高,其原料采摘时间性强,且生产期短,满足不了饮用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鸳鸯花、枝、叶作原料以10%、18%、72%的比例配制来生产鸳鸯花茶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以三枝九叶草的花、叶、枝作原料,经炒、搓、干燥即可。所谓鸳鸯花,即三枝九叶草所开的花,因其花白并蒂开谢,故得名。
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丰富,口感好,无毒副作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以下结合实际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采摘三枝九叶草的花,即鸳鸯花和枝、叶在25℃下阴干(背阳晾干),以花10%、枝18%、叶72%的配比,先将枝叶切丝成0.5-1.0cm,放入50-60℃的铁锅中温火翻炒,用手不停揉搓、扬撒,待其成墨绿色,将花倒入锅内同炒,停止揉搓,边搅拌边扬撒,使其挥发干燥,待一捻即碎时出锅,晾凉包装,每袋5克。饮用时,将小袋放入杯内,用开水沏泡,盖上盖捂3-5分钟即可饮用。
本发明产品口感好,深受欢迎。经比较,茶液味如毛尖,香似茉莉,色同咖啡,清淡甘甜,沁人心脾,无禁忌,无毒副作用,并可与其他饮料调兑,经1000余人的长期饮用(3个月以上),本发明产品还具有消困解瘾,疗饥止渴,提神明目,若误食误吸鸦片、海洛因、吗啡时,可用500克鸳鸯花茶叶、100℃开水并加25克茶叶浸泡5分钟饮用其浓茶即可解毒,以达戒毒消瘾之功效。
需要指出的是,鸳鸯花、枝、叶的采摘是在每年夏至前后采集种子,晒干储存,待秋分前后播入黑沙土地内当年长出枝叶,次年发芽开花时采花采枝叶,过三冬,采割五茬。在生长期内,严禁对其使用化肥和农药,每年5月小满采花一次,5月小满和8月立秋晴天时各采割枝叶一次。
本发明方法简单,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拓宽了茶叶生产的新途径,对茶叶生产和人们对茶叶的饮用具有创造性的贡献,其体现为:
1、鸳鸯花茶叶与中药仙灵碑、淫羊藿相比,组方不同,效果不同,中药组方以多味药复方组配,只能作药用,不能当茶饮,而本发明是以单草花枝叶入茶;而且生产工艺不同,中药组方是接中药学炮制,单草入茶是按茶叶生产方法制成,工艺简单而快速,易操作,易普及推广;作为中药,饮时有严格的时间,用量限制,本发明产品是作为茶文化,消闲品味,随沏随饮,时间,饮量不受限制。
2、本发明产品与茶叶的生产又有具有显著的优点,如毛尖、茉莉、乌龙、云雾等茶均是以木本植物的嫩叶为原料,每年只能采摘一次,而本发明是以草本植物的花、叶、枝为原料,且可春秋两次采枝叶,具有更丰富的资源优势;口感也比茶叶好,而且具有解渴之功效,又具有保健强身戒毒瘾之能力,一茶多效果,倍受人们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岛峰,未经任岛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设备及其能与该设备主体分离的成像处理盒
- 下一篇:海洋植物生长素及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