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烁式警灯无效
申请号: | 97112986.X | 申请日: | 199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B60Q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警灯 | ||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巡逻车、救护车等的紧急车和道路作业车、救险车之类车辆(以下称车辆)的车顶上、按需对其他车辆及行人进行警告照射、通知车辆的存在及接近的闪烁式警灯。
历来,大多使用的是在上述车辆的车顶上,充分利用其横向宽度设置的旋转式警灯。该旋转式警灯51如图6和图7所示,在大致长方形的基座52之上的左右两侧配置一对旋转灯53、53,各旋转灯53具有灯(未图示)和以该灯为旋转中心的大致碗状的一次反射镜54,将该一次反射镜54通过传动辊或齿轮等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其能绕灯的外周部适当旋转(箭头A方向)。并且,在两旋转灯53、53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二次反射镜56。该二次反射镜56如图所示,具有对4个方向的反射面,从俯视来看,这些反射面配置在菱形形状中的4条边位置,而反射面相互的接合部即菱形形状的顶点部分配置在基座52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位置。
如上配置的旋转灯53、53和二次反射镜56为了防水、防尘及防风等,大多做成用透光灯罩覆盖的内部密封结构。例如,将下边部被切除、用色彩不同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多个透光灯罩片57、57连接成一体,并将各透光灯罩片57、57……的上述下边部切口边嵌装固定在形成于基座52上边缘的固定槽(未图示)上,覆盖装置在该基座52上的旋转灯53、53和二次反射镜56,且用透光灯罩盖58、58密封两侧的开口部。
但是,上述现有的旋转式警灯51,因为使旋转灯53、53旋转用的驱动机构55及二次反射镜56等的结构复杂,故存在其装配作业复杂并且旋转式警灯51的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
此外,因为要持续点亮灯且必须持续地向驱动机构55供电,故还存在耗电多的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现有旋转灯的闪烁式警灯,该闪烁式警灯将圆筒状透镜覆盖在能作闪烁动作的光源上,经过该透镜将光源的闪烁照射光从透镜侧面及顶面向大致水平圆周方向投射,可高效利用光源的照射光并提高作为警灯的警告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闪烁式警灯,在收容在透光灯罩内的光源上罩上圆筒状透镜,使该光源适当闪烁进行警告照射,其采取的措施在于,在所述圆筒状透镜的外侧面上,沿所述光源的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光轴线形成带状连续的聚光透镜和折射棱镜,同时,使所述圆筒状透镜的顶面向上弯曲形成凸面形状,且在该顶面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形成漫射结构,使所述光源的闪烁照射光从该圆筒状透镜的外侧面和顶面向大致水平圆周方向投射。另外,漫射结构也可形成在顶面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两个面上。
此外,可以使圆筒状透镜的顶面形成向上的凸面形状,并在顶面的外侧面形成多个折射棱镜,使光源的闪烁照射光从该圆筒状透镜的外侧面和顶面向大致水平圆周方向投射,再有,该多个折射棱镜可以做成同心圆状。
若采用上述结构,因为在圆筒状透镜侧面形成的带状聚光透镜和折射棱镜主要是与光源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光轴对应形成的,故从光源向侧面方向射出的光通过该聚光透镜和折射棱镜而成为向着水平方向且向着圆周方向的照射光进行放射。
再有,从光源向上方射出的光因为透过形成于圆筒状透镜顶面的漫射结构部分而成为向圆筒状透镜周边的漫射光进行放射,故从水平方向也能视认到该投射光,所以,可提高对其他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的视认性。
此外,在圆筒状透镜顶面的外侧面形成有多个折射棱镜的闪烁式警灯,光源的闪烁照射光经过该折射棱镜成为向大致水平圆周方向的警告照射光向外投射。
附图简介:
图1是示出本发明闪烁式警灯整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闪烁式警灯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闪烁式警灯局部切除后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圆筒状透镜顶面形成有漫射结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圆筒状透镜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现有旋转式警灯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旋转式警灯的俯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闪烁式警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闪烁式警灯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