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113229.1 | 申请日: | 199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裕之;平野干雄;安藤明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2/00 | 分类号: | F16C3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结构,它包括作为一支承体在压力作用下插入一套筒的托架,该托架用于液压轴承等,和/或压配在托架外圆中的一个轭铁。
背景技术
近来,需要用于多种用途的转动结构例如电机或者是结构紧凑精度高的类似物,以高转速适应其小型化并提高多用途的性能。当液压轴承经常用于支承电机时,需要以高精度地加工/组装轴承,以便使电机结构更紧凑,精度和转速更高,与此同时,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以下将描述传统的液压轴承结构。
图14是使用液压轴承产品的电机的截面视图,该液压轴承由轴13和套筒1构成。所述的轴13带有一槽13a,而套筒1开有的槽类似于轴13并支承该轴,如图14所示。转台15,磁铁14等被固定到轴13上。当轴13由套筒1和轴承16沿止推方向支承到套筒1时,轴13转动。把套筒1固定到托架11的内圆上。把带有线圈12的轭铁10固定到托架11的外圆上。
通常,在图14所示液压轴承结构中,圆柱形套筒1压入具有圆柱形内圆周面11a的托架11之中,如图15所示,然后研磨套筒1的内圆周面1a,以便消除在压配时产生的变形,从而得到圆的圆柱度,之后加工数个槽。当把轭铁10压配到托架11上时,由于轭铁10的压配而引起的变形增大了套筒1的内圆1a的变形。因此,在轭铁10被压入到托架11上的状态下不得不加工套筒1的内圆周面。
与在完全加工套筒之后,例如在精修内圆周面或形成沟槽之后,把套筒1压配到托架11中的方式相比较,上述通用的液压轴承需要有大的且复杂的生产设备,加工步骤多,即,从成本和生产率方面来考虑现有技术是不利的。当把套筒1压配到具有圆柱形内圆周面的托架11中的情况下,在压配时托架的变形沿外径方向扩展,整体由图16中箭头13所示。图16是托架11的截面视图,这种结果使得强的拉伸应力均匀地作用于托架11的圆周方向,从而将相当大的压力施加到套筒上,甚至当托架11略为改变其直径时也是如此。尽管需要精确尺寸的套筒用以支承轴,但是由于在装配公差内的不规则性而导致的加工不规则性大大地影响了套筒1内圆1a的变形。所以在把套筒1压配到托架11上应当研磨套筒1的内圆周面成开槽以便提高精度。例如当要把内径为2毫米以及外圆周装配公差30μm的黄铜套筒1压配到内径为6毫米,厚度为1毫米的铁托架11中时,套筒1的内径大约变形10μm,超过公差1μm。装配公差应当均匀且为μm极的,以便限制变形在此范围内。虽然部件是以良好生产效率进行加工,但与通过切割例如片状金属压力所获得的部件相比其加工精度存在不足,需要托架11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上述部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加工精度,这阻碍了改进的轴承发展。此外,当把轭铁10压入托架11的外圆周内时,加在套筒1上的压缩力又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为实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而又可靠地保持液压轴承高精度及高转速,必要的是在套筒1与轴13之间保持更均匀且微小的空间,而不考虑套筒1及托架11的装配公差变化。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结构,它能限制在套筒内径中的变形,其中变形是当把套筒压入托架内时和/或当把一轭铁压配到托架外圆周时(除套筒压配外)所引起的,并且能消除压配后加工内表面或开槽所引起的后续麻烦。
为实现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轴承结构,包括:
一支承套筒;以及
作为轴承用于支承套筒的一托架,该托架具有许多第一凸出部,沿其一部分内圆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这些第一凸出部,而套筒被压入到该内圆周面上,这些凸出部沿其轴向延伸并沿其直径方向伸出。
托架带有许多第二凸出部,在托架一部分外圆周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这些第二凸出部,在托架一部分圆周处压配有一轭铁或沿要压配到托架的外圆周面上的轭铁的外圆周方向设置这些凸出部,这些凸出部沿轴向延伸,并以这种方式沿直径方向伸出,即沿径向不与在托架的内圆周面处形成的第一凸出部重叠。
利用弹性变形压配来固定套筒、托架和轭铁。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轴承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二凸出部由许多平的部分构成,这些平的部分也形成在圆柱形托架的内和外圆周面或轭铁的内圆周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任何一个所述轴承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二凸出部是直肋;这些直肋沿托架内和外圆周面或轭铁的内圆周面的直径方向伸出。
根据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提供根据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何一个轴承结构,其中第一凸出部位于沿圆周方向相邻两个凸出部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3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非食品无生命表面清洗/清洁的方法
- 下一篇:异丙基苯氧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