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97113350.6 | 申请日: | 199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223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县三联生物化学厂 |
主分类号: | A01N57/10 | 分类号: | A01N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杀虫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特别适用于防治果树、茶树、林木、花卉上蚧壳虫和粉虱。
蚧壳虫、粉虱是果园、茶园、林木、花卉植物上两类主要的虫害,由于它们身披蜡层的特殊性,因而给防治带来很大难度;而且这两类虫在国内分布很广,不同程度地侵害着上述各植物,严重的往往造成落叶、落花、落果,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轻的会降低果树品质。目前,防治上述两类虫,主要用水胺硫磷、氧乐果、机油乳剂、石流合剂,其防效都不理想。而且只能在初孵幼虫期防治,对固定若虫及成虫基本无效。国外进口的速扑杀防效效果好,但成本高,难以推广。本申请人于1995年8月16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公开号为CN1142890A的一种杀虫剂,它由氧乐果、噻嗪酮、甲苯复配而成;具有成本低、渗透性强等特点,但对蚧壳虫、粉虱防治有效率最高只能达到95%。且配方中每种成份的配比范围选择窄。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份比例不同,但能有效防治蚧壳虫与粉虱各虫龄的杀虫剂。
本发明是以氧乐果、噻嗪酮、甲苯为主要成份,内加适量的“高渗剂”、“增效剂”加工而成。其主成份氧乐果、噻嗪酮、甲苯的重量比例为:28-35∶10-15∶46-65,或28-35∶2-6∶46-65,或20-26∶10-15∶46-65,或20-26∶2-6∶46-68。
按上述配方制得的杀虫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制作条件要求低,渗透性强,杀虫效果好,它不仅能杀死蜡壳里的幼虫,而且对母蚧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其次,该发明抗雨水冲剂能力较强,一般在施药后2小时后下雨也有效。根据在柑桔、茶树、林木等植物上的试验,对蚧壳虫、粉虱的防效均在98%以上。
下面是本发明几组最佳实施例配方组分。
按上述最佳实施例配方组份百分比,将噻嗪酮溶解在甲苯中,加氧乐果在反应罐里30℃下搅拌反应30分钟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县三联生物化学厂,未经玉环县三联生物化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3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健脑帽药物组方及给药方式
- 下一篇:用于在建筑物顶栽培植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