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动闸瓦的磨损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97113810.9 | 申请日: | 199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动 闸瓦 磨损 探测器 | ||
在过去已有提出要提供一种用于确定什么时候汽车的制动闸瓦已磨损到必须更换的地步的装置。这样一种装置在日本实用新案公开说明书第6-4440号上就有登载。更为具体地如图6中所示,磨损探测器4包括弯成U形的信号系统导线1和支承信号系统导线1的基座2。磨损探测器4嵌入在制动闸瓦内使折弯头1a朝着制动盘3定向。
这样,当制动闸瓦磨损时,最后折弯头1a在闸瓦表面处暴露出来。当磨损继续进行,信号系统导线1的折弯头1a进一步磨损直至最后磨掉。这就使其中的信号系统导线1为一个部分的电路中断而使警告灯点亮,说明已达到磨损极限而应当更换制动闸瓦了。
但是,这种装置具有某些缺点。如图6所示,制动闸瓦必须磨损至磨损极限A,信号系统导线1才会断裂。磨损极限A正好位于底座2的端头表面2a上。因此,如果磨损探测器4的纵向轴心并不垂直于制动盘3的面时,它就处于如双点划线的位置。结果在信号系统导线1的折弯头1a断裂之前,制动盘3就会顶靠在支承件2的端头表面2a上,从而损伤了基座2和制动盘3。
此外,为了缓和制动盘3在折弯头1a上的碰撞,基座2比较松弛地安装在制动闸瓦内。其结果是,端头表面2a就可不困难地被安置成不垂直于制动盘3的任何角度了。这就对损伤制动盘和基座添加了机会。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磨损探测器,它会指出什么时候需要更换闸瓦,而不会有基座与制动盘之间相接触的危险。磨损探测器嵌入在制动闸瓦之内而使系统导线的折弯头位于其磨损极限处。探测器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探测端头的基座,探测端头朝着制动面定向,和一个远离制动面的基座端头。探测端头具有一个对置于制动面的端面。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一个突出体形成在朝着制动面延伸的端面上,而信号系统导线的折弯头则包绕在其周围。这样,由于端面与磨损极限被分开相当一段距离,因此后者可以达到而不会有制动面与端面相接触的危险。即使基座相对于制动面是斜置的也仍然是这样。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形式中,突出体的端头表面是朝着端面斜置的以形成多个凹槽,这些凹槽有助于避免制动盘与端面之间的相接触。这样,磨损极限在制动盘的方向上与端面是间隔开的。
如果突出体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弧形或是一个三角形则被认为是有利的。在后者的情况中,在突出体上最靠近制动盘的一个点的磨损点最好是位于三角形的顶点处。其结果是,这样就添加了制动盘可以进入的区域而不会接触到端面了。
在信号系统导线的折弯头被磨损掉至指示灯被点亮的一点处之前,对突出体的某种损伤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此外,即使在指示灯点亮之后,制动器也会被使用了相当次数之后才会重新换衬。因此,突出体不受到损伤将是一件不寻常的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突出体被设计成虽然是附接在基座上但却是与其可以分开的。因此,当几乎不可避免的损伤发生时,突出体可以被除去并被置换而不需要更换探测器的基座。还发现如果突出体在平行于制动面而垂直于折弯头的方向上纵向延伸则也将是有益的。这使得端头的斜置特别有利。
附图是本说明书的一个部分,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探测器的一个透视图;
图2是安装在正当位置上的探测器头部的部分示意横截面图;
图3是类似于图2的示图,其中探测器安装成与制动面形成一个角度;
图4是制动器相关部分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5是类似于图2的本发明一个改良体的横截面体;
图6是类似于图2的一个现有技术装置的示意侧示图;和
图7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显示出本发明一个第二实施例。
参看图4,制动盘11被安装在车辆的车轮上。制动闸瓦12适于移向制动盘11与其接触和脱开。磨损探测器13嵌入在其中的一个制动闸瓦12内,其顶端位于闸瓦的磨损极限处。
底座16穿过附接板21上的一个孔进入制动闸瓦12内的一个互补孔。接触部分17压靠在制动闸瓦12的附接板21上,而突出件18帮助固定信号系统导线15。底座16被调节成当安装上探测器13时,磨损点C位于磨损极限B上。最好是,探测器13的轴心定位成使折弯头15a垂直于制动盘11的旋转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图2的页张。
图1、2和4所示,磨损探测器13包括基座16,接触部分17和突出件18。信号系统导线15穿过孔20而折弯头15a贴靠在端面16a上的突出体19上。突出体19上最好设置有斜削面19a。底座16的底端23靠近接触部分17而探测端头24终止于端面16a。磨损点C处于磨损极限B处并位于突出体19上最靠近制动盘11的制动面22的一个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3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压器燃油系统的电控系统
- 下一篇:真空压缩仪及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