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的校准层的校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4104.5 | 申请日: | 199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849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朴义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刚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校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的校准层(alignment layer)的校准方法,尤其涉及在加工期间易于处理并保持清洁的校准层的校准方法。
液晶显示器(LCD)的通常结构中,在彼此面对并相互隔开一段距离的上下基底上形成有透明电极。用于液晶校准的校准层就形成在透明电极上。液晶显示层置于形成在上下基底的校准层之间的空间内。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LCD中,根据外加电压改变液晶的排列,根据改变后液晶的排列来屏蔽或透过入射到液晶显示器上的外部光。换句话说,如果对透明电极层施加电压,则会在液晶层上形成电场。因此,液晶在预定方向上校准,根据液晶的这一校准屏蔽或透过入射到液晶显示器上的光来在显示屏上显示图象。
包括透光率、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由液晶分子的排列特性决定。因此,均匀控制液晶的校准非常重要。
由于只是在上下基底间插入液晶层很难获得均匀的校准,因而如上述结构那样在透明电极上形成了校准层。
通过在校准层制作工序的最后步骤中对其进行校准处理,校准层通常具有校准液晶分子的功能。其中,经常使用研磨处理作为校准处理方法。即,在基底上形成由有机聚合物构成的校准层,然后用一片特殊的布对其进行研磨。
新近开发出了使用光进行校准的方法。下面参照图1来说明这种光校准方法。
首先在基底11上形成由光校准聚合物构成的校准层12。用光掩模13使光局部照射校准层12,对校准层对应照射区域的光校准聚合物进行校准。然后,使用光掩模13对校准层12的另一区域重复地进行光照射。
研磨处理易于进行,其工艺也很简单。并且,一次可对较宽范围内的液晶进行校准。然而,使用该方法,从研磨处理所用的特殊布料上会分离出少量粒子或纤维素,使得最终得到的校准层可能受到沾污。并且,根据用于校准层的材料,可能无法适当地进行校准。薄膜晶体管可能会被研磨处理期间产生的静电所损坏。根据这种光校准方法,不会产生静电,处理过程中可保持清洁度。如上所述,因为是使用光掩模重复几次光照射,制造工艺冗长耗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且在工艺过程中可保持清洁度的用于校准层的校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这一目的,所提供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底上形成由光校准聚合物构成的校准层;以及
用光折射装置从多方向折射光来照射具有校准层的基底。
光折射装置为多角棱镜,例如三角棱镜或四角棱镜。
对形成校准层所使用的光校准聚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例如聚乙烯肉桂酸酯、聚乙烯甲氧基肉桂酸酯或聚酰亚胺的常规光敏聚合物。
图1示出了校准层的常规光校准方法;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校准层的光校准方法。
下面参照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校准层的光校准方法。
首先,在基底21上形成由光校准聚合物制成的光校准层22。用多角棱镜23作为光折射装置,用光照射所得结构。这里,棱镜23的形状作成为可在多方向上折射光。
当使用多角棱镜23照射光时,光穿通棱镜23以恒定角照射到校准层22上以对校准层进行校准。图2中的实线表示入射光路径,虚线表示穿通棱镜23的光路。
下面参照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在其上形成有ITO电极的上下玻璃基底上涂敷包含聚乙烯肉桂酸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化合物并干燥,形成校准层。然后,在基底上方放置一系列四角棱镜并在其上照射约365nm的紫外光。
使用衬垫密封上下基底制出保持恒定气氛的中空单元。然后,向中空单元中注入液晶分子制成液晶显示器。
比较例
在其上形成有ITO电极的上下玻璃基底上涂敷包含聚乙烯肉桂酸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化合物并干燥,形成校准层。然后,将光掩模置于基底某一区域的上方并在其上照射约365nm的紫外光。接着将光掩模置于基底另一区域的上方并从上方以不同方向照射紫外光。
使用衬垫密封上下基底制出保持恒定气氛的中空单元。然后,向中空单元中注入液晶分子制成液晶显示器。
如上所述,由于用光掩模重复进行紫外光的照射,该比较例的工艺很繁重,然而,由于可通过紫外光的单一照射来处理校准层,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校准工艺却很简单。
因此,根据本发明,只要一次照射光即可对校准层进行校准。从而与常规方法相比,缩短了制造工序并由此提高了生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管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4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