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曲霉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镁或葡萄糖酸锰无效
申请号: | 97114326.9 | 申请日: | 199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计亮年;刘建忠;杨惠英;鲁统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N1/14;//C12P19/02;C12R685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碧芳 |
地址: | 5102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霉 发酵 葡萄糖 生产 | ||
1、一种黑曲霉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镁或葡萄糖酸锰的方法,采用黑曲霉IFFI2230斜面菌种,经种子培养,在含100~150g葡萄糖/L的发酵培养液中,按重量比接入10%的已培养好的种子液,在25~32℃温度下以250rpm转速摇床发酵72小时,其间在接种培养后第12小时开始按理论计算量添加镁化合物或锰化合物,当残糖达到1%以下时结束发酵,发酵液除菌体及脱色后,滤液在50~60℃温度下浓缩结晶,然后在80℃干燥,即得产品葡萄糖酸镁或葡萄糖酸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种子液为按以下条件培养的种子液:在已灭菌的含有5%葡萄糖、0.012%MgSO4、0.2%KCl、0.015%KH2PO4、0.06NH4H2PO4、0.2%蛋白胨及0.3%牛肉膏的种子培养基中加入几环活化后的黑曲霉IFFI2230斜面菌种,于30℃、250rpm条件下摇床培养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液为按以下配比组成的发酵液:5~15%葡萄糖、0.037%KH2PO4、0.055%尿素、0.015%MgSO4、0.1%CaCO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镁化合物为MgCO3或MgO,锰化合物为MnCO3或MnO。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镁化合物或锰化合物为一次添加完所需量,或者分两次或多次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43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