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在气体渗氮及氮碳共渗工艺中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4434.6 | 申请日: | 199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060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儒;阎牧夫;朱法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儒;阎牧夫;朱法义 |
主分类号: | C23C8/30 | 分类号: | C23C8/30;C23C8/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依群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气体 氮碳共渗 工艺 中的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稀土在气体渗氮及氮碳共渗工艺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固体稀土催渗剂进行气体渗氮(硬氮化)或氮碳共渗(软氮化)处理时可采用
(1)固体包装法:将预先调制成颗粒状的稀土催渗剂,裸露或用硅酸铝纤维毡(或沙子)包覆,放在一个金属盒子内,随同工件一起进入炉内,在常规的硬氮化或软氮化过程起催渗作用,
(2)机械化自动加料法:
①固体稀土催渗剂预先制造成尺寸和重量完全相同的坚固的颗粒状;
②设计一种如图1所示颗粒状上料机,自动地将颗粒状稀土催渗剂自储料箱取出送入渗氮炉内,在硬氮化或软氮化过程中起催渗作用。上料机构构的核心是链斗式或其它形式的取料机构,主驱动链轮每旋转一周取出一颗(或几颗)稀土催渗剂,与之配合的是管路中两个交替启闭的闸阀,保证稀土颗粒进入炉内的过程中不破坏炉内的压力和气氛,
③上料机构的主驱动轮每旋转一周取送一颗稀土催渗剂,用微机控制主驱动轮的旋转频率,实现对稀土硬氮化及稀土软氮化工艺过程中自动控制稀土的加入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液体稀土催渗剂进行渗氮或氮碳共渗处理时只宜采用滴注式加入稀土的方法,
①将复合稀土催渗剂溶入甲酰胺、三乙醇胺、甲醇、乙醇等有机液体中,
②手用针阀、流量计、电磁阀、滴注器及储液箱等组成液体渗剂的滴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用人工或微机对滴注液的滴注量进行人工或自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儒;阎牧夫;朱法义,未经刘志儒;阎牧夫;朱法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44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广告媒体
- 下一篇:移动电话增加收音功能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