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97114597.0 | 申请日: | 199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高见;石川俊一;釜野年恭;片根和俊;鹿森保;铃木好博;江口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6F23/04 | 分类号: | D06F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洗衣机 | ||
1.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具有:在内底部具有搅拌叶轮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转动地内置该洗涤兼脱水槽的外槽;防振地支承该外槽的支承装置;转动地驱动所述搅拌叶轮和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壁部、使容纳在其内的洗涤物可与投入洗涤兼脱水槽中的洗涤物不混在一起地分开洗涤的衣物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具挠性和通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一部分由可捕集纱屑等的网眼等构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呈沿所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周壁面的、在半径方向上扁平的大致袋状或大致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利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周壁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至少其面向所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的表侧构件的主要部分具有挠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由面对所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的位于表侧的内周侧构件和面对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壁的位于里侧的外周侧构件所形成,所述内外周两构件具有可捕集纱屑等的网眼等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背面侧的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壁部上设有脱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背面的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壁面上或在形成所述衣物容纳装置背面侧的外周侧构件上形成有多个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一部分或上部设有衣物的取出放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规定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上部比洗涤水的最高水位高,下部比洗涤水的最高水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可自由装拆地设置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至少在其局部含有具有抗菌或防霉效果的成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其周边部分是由刚性部形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可自由装拆地支承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衣物容纳装置支承架安装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具有多个,且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叶轮的里面设有泵用叶片,在洗涤兼脱水槽上设有将借助该泵用叶片送来的洗涤水从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下部引向上方的循环通道构件,该循环通道构件和所述衣物容纳装置沿洗涤兼脱水槽的上下方向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和所述循环通道构件分别设有2个且交替对称地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由合成树脂的网眼状构件和形成边缘部的合成树脂的框架构件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由面对所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洗涤物的位于表侧位置的内周侧构件和面对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周壁的位于里侧位置的外周侧构件所形成,两内外侧构件由合成树脂的网眼构件和形成边缘部的合成树脂的框架构件所形成,且两框架构件用超声波焊接等进行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兼脱水槽的上部设有内径比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径要小的平衡环,在所述衣物容纳装置的上部设有可自由开闭的衣物取出放入用的开口部,并设置成当所述开口部打开时比所述平衡环的内径端部更靠向内周侧,当所述开口部关闭时比所述平衡环的内径端部更靠向外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45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碳化硅单晶的方法
- 下一篇:化学吸附膜的制造方法